化合物
20浙江卷 )褪黑素是一种内源性生物钟调节剂 , 在人体内由食物中的色氨酸转化得到。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色氨酸分子中存在氨基和羧基 , 可形成内盐 , 具有较高的熔点 B. 在色氨酸水溶液中 , 可通过调节溶液的 pH使其形成晶体析出 10 C.在一定条件下,色氨酸可发生缩聚反应 D.褪黑素与色氨酸结构相似,也具有两性化合物的特性 解析: A项正确 , 氨基酸形成内盐的熔点较高。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铜跟浓硫酸的反应,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实验。 请回答: (1) 装置 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装置 D中试管口放置的棉花应浸有一种溶液 , 这 种 溶 液 是 ________ , 其 作 用 是________________。 (3)装置 B中盛放饱和 NaHSO3溶液 , 该装置的作用是 ________, 当关闭 K时 ,
题训练 ,提高应试能力。 4 如何学好 《 有机化学基础 》。 * 基本概念 碳架: 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互相连结成链或环是分子骨架又称碳架。 杂原子: 有机化合物中除 C、 H原子以外的原子如N、 O、 S、 P…… 等称为杂原子。 甲基: - CH3 或 CH3- 乙基: - CH2CH3( - C2H5) 或 CH3CH2- ( C2H5- ) 烃分子中去掉一个或几个 H原子后所余部分
虑钠与铝盐的量的问题,因过量的 NaOH能溶解Al(OH)3, (写出钠与硫酸铜溶液或氯化铝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例 1 (2020年高考上海卷 )在烧杯中加入水和苯 (密度 g/cm3)各 50 mL. 将一小粒金属钠 (密度 g/ cm3)投入烧杯中 . 观察到的现象可能是 ( ) 、 下跳动 练习 1. 将一小块钠投入盛有 5 mL澄清石灰水的试管里 , 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
原反应; FeCl2与 Fe3+不反应。 5.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试剂:铁粉、 molL 1 FeCl3溶液、 molL 1 FeCl2溶液、 KSCN溶液、新制氯水,探究 Fe2+、 Fe3+的氧化性、还原性,并利用实验结果解决一些问题。 (1)用所给试剂写出体现 Fe2+具有还原性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实验方案
A. 逐渐减少 B. 逐渐增大 C. 先逐渐增大,而后减少 ,而后增大 ◇ 热稳定性 Na2CO3受热不分解 , NaHCO3加热超过 100℃ 即开始分解 ,温度升高 ,分解加快。 在溶液中 50℃ 即分解 2NaHCO3 === Na2CO3 + CO2↑+H 2O △ 热稳定性 Na2CO3 > NaHCO3 思考 : 如何除去 Na2CO3中混有的 NaHCO3杂质 ? 如何除去
A. 逐渐减少 B. 逐渐增大 C. 先逐渐增大,而后减少 ,而后增大 ◇ 热稳定性 Na2CO3受热不分解 , NaHCO3加热超过 100℃ 即开始分解 ,温度升高 ,分解加快。 在溶液中 50℃ 即分解 2NaHCO3 === Na2CO3 + CO2↑+H 2O △ 热稳定性 Na2CO3 > NaHCO3 思考 : 如何除去 Na2CO3中混有的 NaHCO3杂质 ? 如何除去
乳糖 =葡萄糖 +半乳糖 二、脂质 种类和作用 : 脂质 脂肪 类脂 固醇 ( 1)储存在脂肪细胞中 ( 2)是生物体内储存能量的物质 ( 3)维持体温、减少器官间摩擦,缓冲外界压力 ( 1)除含 C、 H、 O外,还含 N、 P ( 2)磷脂多分布在脑、卵、大豆种子中 ( 3)磷脂是膜结构的重要成分(细胞膜、细胞器的膜、核膜) ( 1)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 D (
用 (四)、脂类 元素组成 主要由 C、 H、 O组成,可能有的种类含有 N、 P等 种类及其作用 ( 1)脂肪 . 只有 C、 H、 O构成 作用 生物体内主要的储存能量的物质 ( 储能多 ) 减少热量散失 减少内脏器官的摩擦 缓冲外界压力 ( 2)类脂 . 磷脂 在动物的脑、卵、神经组织和大豆的种子中,磷脂含量较多 构成 生物膜 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 3)固醇 ① 胆固醇 ② 性激素 ③
= Na2CO3 + H2O + CO2 热稳定性: Na2CO3 NaHCO3 Ca(OH)2 + CO2 = CaCO3 + H2O △ 碳酸氢钠受热,试管壁有无色 液滴,放出无色气体,该气体使 石灰水变浑浊。 练习 碳酸氢钠 既能与 强酸 溶液反应,又能与 强碱 溶液反应。 请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 程式。 HCO3 + H+ = H2O + CO2 HCO3 + OH = H2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