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
混 ①原料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②原料加入量比例: 氯化 脱水 水 中和 打散 干燥 造粒 包装 3 氰尿酸:氢氧化钠:水 =1::(重量比) [注 ]氰尿酸( CA)、氢氧化钠均按 100%计。 ③温度压力:常温常压。 ④时间 : 520min。 ⑤ PH值 为 6 – 8。 2)氯化 ①氯气流入量: 氰尿酸:氯气 =1:(重量比)。 当氰尿酸投入量为 300kg 时通 Cl2重为 225kg
质所引起的系统误差。 29标准溶液是已知浓度的试剂溶液。 X 29滴定管属于量出式容量仪器。 29无定形沉淀要在较浓的热溶液中进行沉淀,加入沉淀剂速度适当快。 29 φ0Cu2+/Cu+=, φ0I2/I=,因此 Cu2+离子不能氧化 I离子。 X 29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含有的交换基团是 — SO3H。 29在莫尔法中,指示剂的加入量对测定结果没有影响。 X
第二章 开放型问题 20 多年来,以选择题和简单填充题为代表的“标准型”习题占的比例很大。 标准型的优点一是 涉及面广,有利于多个知识点的覆盖;二是比较“客观”,便于考试时的准确评分。 但生活、实验和生产实际中的问题千变万化,往往不是抽象化的“非此既彼”,问题的答案并非全是唯一的,表述方式可以多种多样。 以简述和讨论为代表的“非标准化”或“开放型”习题对标准型构成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
在 759 摄氏度 所以, 850 度下,钠是液态,而钾是气态。 如果你学习化学平衡的话,就知道钾蒸气会逸出反应体系,使平衡右移。 这并不能说明钠的活动性比钾强,只是条件太特殊了而已。 高温下用钠把钛从 TiCl4 中置换出来。 2离子浓度大小比较需要注意几个隐含信息:酸碱性问题( pH 值),决定 [H+]与 [OH]的大小;水解和电离程度大小;三个守恒(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
反应后Na2SO3 转化为( )。 A. Na2SO4 B. SO2 C. S D. Na2S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 55 分 ) 三、本题包括 2 小题,共 11 分。 20.( 6 分)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 ,通常可用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来判断氧化剂、还原剂。 所 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是 剂,发生反应。 21. (5 分 )就有关物质的分离回答下面的问题 (1)现有一瓶 A 和 B 的混合液
、 E。 ( 4 ) 氯 气 和 氨 气 在 常 温 下 混 合 就 能 发 生 反 应 生 成 氯 化 铵 和 氮 气 , 该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为: ;装置 C 内出现浓厚的白 烟并在容器内壁凝结,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鉴定该固体就是氯化铵:。 ( 5)若从装置 C 和 G 处逸出的尾气中含有 N2 和少量 C12,应如何处理。 20. ( 7 分) 多原子分子氰( CN) 硫氰(
11 12 13 8 20 16 17 18 13. 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位素的是 ( ) A. 21H和 31H B. 4019K与 4020Ca C. O2和 O3 D. T2O 与 D2O 14. 已知常温时红磷比白磷稳定,在下列反应中: P4(白磷, s)+ 5O2(g)= P4O10(s) ΔH=- a kJ/mol 4P(红磷, s)+ 5O2(g)= P4O10(s) Δ H=-
( ) A、 SO42 B、 OH C、 NO3 D、 Cl 1各取 分别投入到足量的下列四种酸中(必要时可加热):①浓硫酸②浓硝酸③稀硫酸④稀硝酸,充分反应后在相同条件下得到的气 体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 A、②④①③ B、②①④③ C、①②④③ D、③④①② 1向含有 1mol 的 FeCl2 溶液中通入 ,再加入含 ,使溶液中 Fe2+全部恰好氧化,并使 X2O72还原为 Xn+,则
NaHSO3它们反 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H++ HSO3= SO2↑ +H2O 1形成化学键的过程中体系能量降低。 形成离子键不一定要有活泼的金属元素,甚至不一定要有金属元素。 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但离子化合物中不一定只有离子键。 1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形成的晶体可以是分子晶体 (如干冰
是 2或 3 时,把原子团加括号,在括号的右下角标上数字。 ② +2 价的铁称亚铁。 ③绝不能根据化合价随意乱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的化学式。 一般说来,有的单质是由原子构成的,由原子构成的单质,它们的化学式直接用元素符号直接去表示。 有的单质由分子构成,它们的化学式:先写出元素符号,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加上数字“ 2”。 学习化合价的方法: 对于化合价的概念,不需要理解多深,只要能记住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