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
应速率的一些因素,如催化剂、温度、压强、体积等。 能力点: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盛有质量的 A和 B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A+3B 2C,若维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当达到平衡时,容器的体积为 VL,其中 C的气体体积占 10%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 ①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 ②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 ③反应达到平衡时气体 A消耗掉 ④反应达到 平衡时气体 B消耗掉 A.②③ B.②④ C
物 ]或减小生成物浓度 减小 [反应物 ]或增大生成物浓度 升高体系温度 降低体系温度 增大体系压强 减小体系压强 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移动没有影响,能缩短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 正反应方向 逆反应方向 吸热反应方向 放热反应方向 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 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 12 练习 1 氢氧化镁在水中存在下列平衡: Mg(OH)2(固) Mg2 + + 2OH – 加入下列物质可使
等效平衡的三种类型 ① 恒温恒容:对于 “ 不等气反应 ” ,只改变起始时加入物质的量,如通过可逆反应的化学计量数比换算成同一边的物质的 物质的量 与原平衡相同,则两平衡等效。 ② 恒温恒容:对于 “ 等气反应 ” ,只改变起始时加入物质的量,如通过可逆反应的化学计量数比换算成同一边的物质的 物质的量之比 与原平衡相同,则两平衡等效。 ③ 恒温恒压:改变起始时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
l 431 kJ/mol 一般用实验数据表示反应热 比较:由实验测得的反应热为 小试一下: 上述反应的反应热表示为: ΔH=, 下面的反应该如何表示它的反应热呢。 例 1: 1molC与 1mol水蒸气反应生成 1molCO和1molH2,需要吸收。 ΔH=+ 例 2:拆开 lmol H— H键、 lmol N- H键、 lmol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 436kJ、 391kJ、 946kj
收的热量的多少与外界的温度和压强有关,需要注明,不注明的指101kPa和 25℃ 时的数据。 因为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所含的能量也不同。 固态 液态 吸热 气态 吸热 吸热 1)要注明温度和压强 : 2)反应物和生成物要注明聚集状态 :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以下几点 H2O(l)═H 2O(g);△ H=+44KJ/mol 3) 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 化学计量数表示 物质的量 不表示分子数
q 时 平衡 压强 压强不再变化,当 m + n = p + q 时 不一定平衡 M 一定,当 m + n ≠ p + q 时 平衡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M 一定,当 m + n = p + q 时 不一定平衡 可能的情况举例 是否已达 平衡 温度 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体系温度一定时 平衡 气体的密度 密度一定 不一定平衡 颜色
H=+17 kJmol 1,|Δ HΤΔS|=17 kJmol 1,则 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H0,Δ HTΔ S0 H0,Δ HTΔ S0 H0,Δ HTΔ S0 H0,Δ HTΔ S0 【 解析 】 选 A。 由题意知: CH3OH(l)+NH3(g) CH3NH2(g)+H2O(g),Δ H=+17 kJ mol1,所以 Δ H0,又 因为该反应在某温度时能自发向正反应方向进行,说 明
“等于”) ,理由是。 ,所求中和热 (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理由是。 量热计 量热计构造 讨论与交流 CO(g)+1/2O2(g)=CO2(g) C(s)+1/2O2(g)=CO(g) C(s)+O2(g)=CO2(g) △ H=△ H=△ H= 已知: H2(g)+ 1/2O2(g) = H2O(g) ΔH= mol- 1 H2(g)+ 1/2O2(g)= H2O(l) ΔH=
质量比 为我们共同的学习目标 继续 努力吧。 在进一步理解化学方程式涵义的基础上,初步学会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地计算。 理解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步骤。 培养自己的化学思维习惯和熟练的计算技能。 初步认识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对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意义。 我们一定要记住: 要正确写出化学方程式(很关键)。 要准确计算已知量与未知量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很重要) 解设未知数时 不要 写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