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
折开 1 mol氧气中的化学键需吸收 496 kJ 能量 总共吸收能量 1368kJ 形成水分子中的 4mol HO 键能放出 1852kJ能量 整个反应过程 放出: 1852kJ ( 872 kJ+ 496 kJ) = 484 kJ热量 在反应 H2 + Cl2 = 2HCl中,已知 H- H 键能为 436kJ/mol, Cl- Cl键能为 247kJ/mol,H- Cl键能为
,并被还原 ,并被还原 ,并被氧化 12.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A.参加反应的物质本身的性质 B.催化剂 C.温度、压强以及反应物的接触面 D.反应物的浓度 13.下列实验中,反应速率加快是由催化剂引起的是 A.在炭粉中加入 KCl03,点燃时燃烧更为剧烈 B. H2O2中加入少量 MnO2,即可迅速放出 气体 C.将炭块粉碎成粉末状,可使燃烧更加充分 D.电解水时
极)。 实验探究形成原电池的条件 (可以) (可以) (可以) (不可以) 形成条件一: 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 负极:较活泼的金属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石墨等 第一组实验 (可以) (不可以) 形成条件二:电极需插进电解质溶液中 第二组实验 实验探究形成原电池的条件 第三组实验 实验探究形成原电池的条件 形成条件三:必须形成闭合回路 (不可以)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较活泼的金属发生 氧化反应
Q2 状态相同,但数量后式仅是前式的一半,释放的热量也应是前式的一半, Q2< Q1 12g石墨 与 O2反应生成 CO2放出 ; 12g金刚石 与 O2反应生成 CO2放出 ,试比较,石墨与金刚石哪个稳定。 比较相同状态、相同数量的金刚石和石墨,与 O2完全反应,生成相同状态、相同数量的 CO2,金刚石释放出的热量更多,说明 金刚石具有的总能量高,不稳定 例题 2: 三 .燃烧热和中和热 若
CB? 于 是 可 求 出 A 的 平 衡 转 化 率 :?VNaOHmol/l10XAeCA0?????.515??(1?)??%??CA0(1?XA)?现以丙酸浓度对时间作图:由上图,当 CA=,所对应的反应时间为 48min。 由于在同样条件下,间歇反应器的反应时间与反应器的大小无关,所以该生产规模反应器的反应时间也是 48min。 丙酸的产量为: 500kg/h=。 所需丙酸钠的量为 :
甲烷与水蒸气在镍催化剂及 750℃等温下的转化反应为: 4 2 2 224 CH H O CO H 原料气中甲烷与水蒸气的摩尔比为 1: 4,若这个反应对各反应物均为一级,已知 k=2l/,试求: ( 1) ( 1) 反应在恒容下进行,系统的初始总压为 ,当反应器出口的 CH4 转化率为 80%时, CO2 和 H2 的生成速率是多少。 ( 2) ( 2) 反应在恒压下进行,其他条件如(
△ H=- ▲中和热、溶解热 • ☆反应的中和热 :在 稀溶液 ( 浓度少于或等于1mol/L) 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水 , 这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 在中学阶段 , 我们只讨论强酸和强碱反应 时 , 1molH+与1molOH- 起反应生成 1mol水 , 都放出 57 . 3KJ的热量 , 热化学方程式为 ∶ • H+( aq) +OH- ( aq) =H2O( l); •
后变浅 ? 科学探究 1中 ,为何 FeCl3溶液催化效果比 CuSO4溶液效果好 . 用 H2SO4催化淀粉水解实验中 ,为何加热时颜色浅 ,冷却后会恢复原来的颜色 ? 化学反应发生的先决条件是反应物分子必须发生碰撞。 但不是任何两种反应物分子之间的碰撞都能发生反应 ,只有少数分子的碰撞能发生反应 ,这种能够发生反应的碰撞称为 有效碰撞 .
平衡 逆 —— 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 化学平衡的特征: 动 变。 t(s) ﹍﹍﹍ 2NO2 N2O4 + 放热 V’逆 t1 ﹍﹍﹍ ( T↗ ) ﹍﹍﹍ t2 v’正 = v’逆 旧平衡 0 t0 ﹍﹍﹍ v(mol/) v正 = v逆 化学平衡 v正 = v逆 条件变 ( T、 P、 c) 平衡破坏 v正 = v逆 新条件 新化学平衡 v’正 = v’逆 V’正 化学平衡的移动 ⑴
△ H=例 4:已知: CH4 (g) + 2O2(g)= CO2 (g) + 2H2 O (l)。 △ H= Q1 KJ/mol 2H2( g) +O2( g) = 2H2 O ( g)。 △ H= Q2 KJ/mol 2H2( g) +O2( g) = 2H2 O ( l)。 △ H= Q3 KJ/mol 常温下 ,取体积比 4:1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 (标况 ),经完全燃烧恢复常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