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
碳生成一氧 化碳 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讲述 ]我们不仅要知道化学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还要会表示它。 [提问 ] 如何表示化学反应热。 3 △ H(焓变)所表示的意义。 用△ H(焓变)如何表示放热还是吸热呢。 【 查阅资料和 课本 讨论后口述 】 △ H(焓变)即化学反应过程中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 H(焓变) =反应物的总键能 生成物的总键能 =生成物的总能量
应的表格中)。 试管 蔗糖溶液 淀粉溶液 蔗糖酶溶液 唾液淀粉酶 溶液 甲 + — + — ( 2)实验步骤: ①按照上表中的设计,取试管、加溶液。 ( 3)结果预测:。 ( 4)结论:。 ( 5)在上述实验中,如果仅将 37℃ 恒温水浴锅的温度调到 20℃ ,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重做上述实验,出现砖红色试管中的颜色会比 37℃ 时浅,其原因是。 表示酶专一性的图解: (1)在
剂量 二 反应条件 剂量 观察 气泡产生 带火星的木条 结论 Ⅰ阅读课本完成学案 Ⅱ阅读课本、讨论后进行分组实验,完成学案 通过阅读、讨论等方式自主学习,通过动手实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体验学习的快乐; 条件 顺序 学习内容 教师组织与指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 (一) 酶 在 细 胞 代 谢 中 的 作 用 Ⅲ用数学方程式“ y=3x”引出变量,并指导学生通过阅读 P79“控制变量”
速进行。 ● 典型例题 5. 【 A 级】 同 无 机 催 化 剂 相 比 , 酶 具 有 更 高 的 催 化 效 率 的 原 因 是 ( ) A.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B.能供给反应物能量 C.改变了反应的途径 D.降低反应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 6. 【 A级】 在过氧化氢酶和 Fe3+的催化效率比较的实验中,把肝脏制成研磨液的目的是( ) A.有利于酶与底物充分接触 B.保护过氧化氢酶
自发过程的两大变化趋势 : (1)能量趋于减小 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既可能与反应焓变有关,又可能与反应熵变有关,在温度、压力一定的条件下,化学反应的方向是反应的焓变和熵变共同影响的结果,反应方向的判据为 △ HT△ S。 △ HT△ S0 反应能自发进行 △ HT△ S=0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 HT△ S0 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在温度、压力一定的条件下,自发反应是向△ HT△
3、。 【提示】放热。 反应热与化学键键能有何关系。 【提示】反应热断裂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 如何计算某反应的反应热(H)?【提示】H生成物本身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本身具有的总能量断裂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 1反应热与自身能量的关系2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化学反应过程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反应物分子内化学键的断裂需要吸收能量
2、中不正确的是( ) “不能用铁器猛力敲击 80全反应转移 5 氧化产物是 原产物是 是氧化剂,X(g)YZ(g)A、 M()N()分别在密闭容器的两个反应室中进行,反应开始和达到平衡状态时有关物理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B. 达平衡(I)时体系的压强与反应开始时体系的压强之比为 14:5C. 达平衡(I)时,X 的转化率为 51D.
1、知识网络 1. 化学能与热能 2 化学能与电能 3 化学反应速率 4 化学平衡 专题突破 专题一 化学能与热能 专题归纳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吸热或放热,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是高中化学中的重要知识。 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学习,建议从两个方面入手: ( 1) 熟记常见的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各有哪些类型; ( 2 ) 掌握键能与反应热的计算方法。 1
1、1 新情境 激趣引航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冰箱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你能从化学反应速率的角度解释为什么人们使用电冰箱保存食物吗。 日常生活和生产中 我们会遇到很多化学反应,有的反应进行得轰轰烈烈瞬间完成 ( 如烟花的燃放 ) ,而有些反应却是在潜移默化中完成的 ( 如铁的生锈 ) ,有的则需要上亿年的时间 ( 如煤、石油的形成 )。 所以有的化学反应进行得快,有的化学反应进行得慢
1、1 新情境 激趣引航 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所接触的化学反应进行得一般都很完全,如镁条燃烧后只剩下白色的氧化镁,金属钠与水反应后最 终得到澄清的溶液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化学反应都能进行得很完全呢。 炼制 1 t 生铁所需焦炭的实际用量,远高于按照化学方程式计算所需的量,且从高炉炉顶出来的气体中含有没有被利用的 体。 开始,炼铁工程师们认为是 铁矿石接触不充分之故,于是设法增加高炉的高度。 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