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平衡
量保持不变 • 各组分物质的量之比为 a:b:c:d • 各组分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b:c:d • 各组分百分含量之比为 a:b:c:d • 各组分物质的量相等 • 各组分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 各组分百分含量相等 凡是各组分量的数值大小或比例关系,没有强调不变或一定,均不能作为判断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 含量保持不变 • 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
温度 升高 ,会使化学平衡向着 吸热 反应的方向移动; 温度 降低 ,会使化学平衡向着 放热 反应的方向移动。 规律 : 温度升高时,正逆反应速率均( ),但 ,故平衡向 方向移动; 温度降低时,正逆反应速率均( ),但 ,故平衡向 方向移动; 增大 Ѵ(吸 ) Ѵ(放 ) 吸热反应 减小 Ѵ(吸 ) Ѵ(放 ) 放热
反应 : P(气 )+Q(气 ) R(气 )+S(气 ) , 在恒温下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A. 反应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B. P和 S的生成速率相等 C. 反应容器内 P、 Q、 R、 S四者共存 D. 反应容器内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而 变化 B 【 例 3】 下列说法可以证明反应 N2+3H2 2NH3 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 AC N≡N键断裂的同时 ,有 3个 H- H键形成
到平衡的标志( ) CD 例 : 在一定温度下 ,下列叙述不是可逆反应 A(气 )+3B(气 ) 2C(气 )+2D(固 )达到平衡的标志的是 ( ) ① C的生成速率与 C的分解速率相等 ② 单位时间内生成 a molA,同时生成 3a molB ③ A、 B、 C的浓度不再变化 ④ A、 B、 C的分压强不再变化 ⑤ 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 ⑥ 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⑦
,在 A点 SO2的转化率是 ,则平衡时 SO2的物质的量为 2 mol- 2 mol= mol,所以 A点 SO2的平衡浓度为 molL- 1,同理可以计算出 B点 SO O SO3的平衡浓度分别是 molL- molL- molL- 1,故 A、 B错;达到平衡后,缩小容器容积,各成分的浓度增大,正、逆反应速率都加快,平衡正向移动,故 C正确;丙是一定压强、不同温度下的图象,当温度为
(g) pC(g)+qD(g) 时间 T1 T2 产率 0 问题: T1与 T2的相对大小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 0 下图是在其它条件一定时,反应 2NO+O2 2NO2+ Q( Q0)中 NO 的最大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 图中坐标有 A、 B、 C、 D、 E 5点,其中表示未达平衡状态且 V正 V逆 的点是。 A B C E D C点T NO转化率 小结 ,搞清纵
时间关系图: aA(g)+bB(g) cC(g)+dD(g) a+b c+d 速率 时间关系图: V(molL1S1) T(s) 0 V正 = V逆 V’正 = V’逆 t2 注意: : I2 + H2 2HI △ 增大体系的压强, 平衡不移动, 但浓度增大,颜色加深,速率加快。 ”惰性气体” a 恒压 当成”减压” b 恒容 速率不变,平衡不移动 课堂练习课堂练习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
%, 解得 x= ;反应 2N2(g)+ 6H2O(l) 4NH3(g)+ 3O2(g)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 , 混合物的混乱程度增大 , 是一个熵增的过程 , 其 ΔH=- kJmol- 1 2+ kJmol- 1 3=+ 1530 kJmol- 1;在题给电化学合成氨的装置中 , 阴极得电子的是 N2, 电极反应式为: N2+ 6H+ + 6e- ==2NH3。 【 重点例题 2】
刻前的 Vt图,那么,如何在 Vt图上,表示出 t1时刻后的速率变化呢。 V t t1 V正 1=V 逆 1 0 V正 V逆 t2 V正 = V逆 讨论压强对平衡的影响时应注意: 对没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可逆反应,因压强对其速率无影响,故此类反应达平衡后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 对于非纯气相反应,达平衡后改变压强,平衡移动方向只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的相对大小有关。 如可逆反应 ,达平衡后增大压强
液由橙色向黄色转变 溶液由黄色向橙色转变 减小生成物浓度 ,可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增大生成物浓度 ,可使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浓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0 v t V(正 ) V(逆 ) V(正 )= V(逆 ) V’ (逆 ) V’ (正 ) V’ (正 )= V’ (逆 ) 增大生成物的浓度 0 v t V(正 ) V(逆 ) V(正 )= V(逆 ) V’ (正 ) V’ (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