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物质
1当你在复印社复印时,经常能闻到一股特殊的气味,这就是臭氧的气味。 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臭氧。 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变化是物理变化 B、该变化是化学变化 C、臭氧和氧气是同一物种 D、臭氧和氧气完全相同 1下列成语或俗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滴水成冰 B、积沙成塔 C、曾青得铁化为铜 D、铁杵磨成针 课题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的一种金属材料。
2. 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说明石灰石与盐酸作用产生了 新的物质 二氧化碳。 [提问 ]实验 2 有什么共同特征。 [提问 ]实验 4 有什么共同特征。 成为 粉末状。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 回答问题。 [实验 3] 产生了蓝色沉淀。 [实验 4] 试管内产生大量气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分组讨论、交流结果 道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体验观察、描述实验现
该粉末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定不含有____________。 碳酸钙、硫酸钾、 氯化钡 氯化铁 练习: 2020/12/26 7 III. 连线式型 例1 . (1997 年北京市中考题 )现有 H2SO4 、 BaCl NaOH 、Na2CO3 、 Ca(OH)2 5种溶液和 CO2一种气体,有下图所示的相互反应关系
化合物 核外电子 化合价 元素符号 化学式 离子 求 算 : 相对分子质量 原子个数比 元素质量比 化合物中元素质量。
溶液会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是其变红, D错误。 故选 C。 考点:化学概念和事实 3. D 【解析】 试题分析: A、根据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纯净物 X 在密闭容器中稍加热就分解为 NH H2O和 CO2,可推断 X由四种元素组成,正确, B、稍加热就分解,说明 X的化学性质 不稳定,错误, C、纯净物 X稍加热就分解为 H2O,并不是 X中有水,错误
误; D、二氧化碳遇石灰水变浑浊,而氮气不会,所以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后可以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故 D正确. 故选 D 2.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核了化学除杂,除杂的方法和原理值得同学们高度重视,首先选择的试剂能与杂质反应而不与该留下的物质反应,其次是不能带来新的杂质,方 法应该除杂完全。 A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我们应该选择稀盐酸而不是稀硫酸
[方法点拨 ] 反应中得氧的物质 → 被氧化 → 发生氧化反应 → 作还原剂 → 具有还原性;反应中失氧的物质 →被还原 → 发生还原反应 → 作氧化剂 → 具有氧化性。 山东教育版 第 22课时 │ 气体的制取、净化与检验 第 22课时 气体的制取、净化与检验 知识网络 山东教育版 第 22课时 │ 知识网络 气体的制取与净化 制取
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B 属于化合反应; C属于置换反应; D 属于分解反应。 答案为 C。 答案: C 9 . ( 2020 广州 ) 下列物质与 HC l 溶液发生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 A . Zn B . Al 2 O 3 C . Ba ( OH ) 2 D . Na 2 CO 3 解析: 只有 Zn 与稀盐酸发生的反应符合 “ 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
2H2 D. H ,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这种物质的是 【 】 A. He 氧元素 / 一个氧原子 两个氢原子 钠元素 / 一个钠原子 两个镁原子 n个硫原子 5O 2Cu N 3P D A 二、元素周期表 周期表共有七个横行 ,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 共有七个周期。 每一个纵行叫做一族。 周期表中的 18个纵行中,第 10三个纵行组成一族,其余 15个纵行
气体大。 氢键与物质的性质 对物质熔点和沸点的影响 氢键对物质溶解度的影响 氢键对酸性的影响 水的独特性质 沸点反常升高、冰密度小于水、水密度在 4 0C最大 DNA双螺旋结构中的氢键 认识氢键的存在,了解氢键的形成,从具体事例认识氢键对物质的性质影响 氢键的形成 当分子中的 H和电负性大、半径小的有孤对电子的元素 (F,O,N)结合时,共用电子对强烈偏向电负性大的原子一侧,几乎裸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