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物质
解析 假定反应前 N2的物质的量为 1 mol,则 H2和 O2的物质的量之和为 3 mol,反应后 H2O为液态, 剩余气体与 N2的物质的量相同,为 1 mol,反应掉 H2和 O2共 2 mol。 2H2+O2 2H2O ① 若剩余 H2: V( H2) ∶ V( O2) =n(H2)∶ n(O2) =(2 mol +1 mol)∶(2 mol )=7∶2 ② 若剩余 O2:V( H2)
的质量、溶液的体积和物质的量 浓度之间的计算; 2.已知气体溶质的体积、水的体积和溶。
6~10 13 14 新题速递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达标测试 1~5 11 12 6~10 13 14 新题速递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达标测试 1~5 11 12 6~10 13 14 新题速递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达标测试 1~5 11 12 6~10 13 14 新题速递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达标测试 1~5 11 12 6~10 13
以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 B的物质 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 质 B的物质的量浓度。 n BVc B =常用单位: molL1 表达式
性质相同,故 D项不正确。 答案 B 2.“ 神舟七号 ” 的燃料是氢化锂三兄弟 —— LiH、 LiD、 LiT。 其中 Li的质量数为 7,对这三种物质 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1∶2∶3 1∶1∶1 8∶9∶10 C ,违背科学规律的是 ( ) 化 为另一种元素的阴离子 D ( ) D 1 mol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看成 该化学键的键能。 键能的大小可以衡量化学键的强 弱。
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 ) A. 碱性: NaOHMg(OH)2 B. 热稳定性: NH3PH3 C. 金属性: KNa D. 原子半径: ClS E. 离子半径 : S2 K+ D 书写下列物质的电子式: CO2 NaOH Na2O Na2O2 Ca(OH)2 MgCl 2 H2O NH3
素符号表示一个原子;元素符号前加数目表示几个原子。 化学式表示一个分子;化学式前加数目表示几个分子。 元素符号右上方标上离子所带电荷及数目;数目在前,“ +”或“ ”在后。 元素符号 H、 O、 Mg 2H、 3O、 4Mg H2O、 CO2 3H2O、 4CO2 H+、 O2 2H+、 5O2 ( 1) 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 2) 保持物质性质的基本粒子是分子 ( 3) 双氧水 (
倾听。 分组讨论、交流结果: 引导学生探究,激发探究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 通过答抢,同时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知道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体验观察、描述实验现象的方法 让学生在观察与讨论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中培养科学观察、规范表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树立实事求是、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 [提问 ]实验 2 有什么共同特征。 [提问 ]实验 4
合组成 由 分子构成 纯净物 由 物质组成 由 分子构成 两种 多种 不同 一种 同种 空气 ( N O2等) 水 ( H2O) 小测 ( ) 2. 二氧化碳、氧化镁、氧气中都含有的是( ) 和 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 和 构成的。 、钢铁、铁锈中都含有铁。 构成的;汞是由 构成的。 B C
BaCl2+Na2SO4 — 金属 + 非金属 → 盐 碱 + 酸 → 盐 +水 盐 +盐 → 盐 +盐 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Fe2O3+HCl— CuO+H2SO4— CaO+HCl— MgO+ HNO3— CO2+Ca(OH)2— SO2+ NaOH— 碱性氧化物 +酸 → 盐 +水 酸性氧化物 +碱 → 盐 +水 完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