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元素
增强 • 非金属与氢气化合难易 渐容易 渐困难 续表 • 氢化物的稳定性 增强 减弱 • 氢化物的还原性 减弱 增强 •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增强 减弱 •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 减弱 增强 • 单质的还原性 减弱 增强 • 阳离子的氧化性 增强 减弱 • 这些规律取决去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 • 这些规律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体现。 上节课“遗留问题”解答 • Na原子由于
干裂,味觉失去灵敏度,毛发色素变淡,指甲上有白斑,创伤愈合较慢等;孕妇缺锌甚至可能出现胎儿畸形。 硒 硒有防癌、抗癌作用。 硒缺乏是引起克山病的一个重要病因。 缺硒会诱发肝坏死,缺硒会诱发心血管疾病。 人轻度或中度缺硒,征兆和症状不明显。 摄入过量的硒将引起硒中毒,其症状为:胃肠障碍、腹水、贫血、毛发脱落、指甲及皮肤变形、肝脏受损。 正常人如摄入超过生理需要量 50倍的硒有产生中毒的危险。 碘
荷数越大半径越小。 二看核电荷数: 三看核外电子数: 电子层和核电荷数都相同时, 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交流与讨论 3: 观察 3~ 11~ 17号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 3~9号元素 Li Be B C N O F Ne 最高正价 最低负价 +1 — +2 — +3 — +5 3 — 2 — 1 0 Na Mg Al Si P S Cl Ar 最高正价 最低负价 +1 —
(OH)3 两性 氢氧化物 结论: 金属性 NaMgAl 14Si 15P 16S 17Cl 最高价氧化物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 酸性强弱 单质与 H2反应条件 气态氢化物及稳定性 结论 SiO2 P2O5 SO3 Cl2O7 H4S
、生长迟缓、发育不良 ,含碘最丰富的是 、芹菜 、紫菜 、白菜 、蛋类 % %左右 14 mg~21 mg 12 mg~15 mg ,为了补锌应多食用的食品种类是 、奶类、豆类 、豆类、奶类 、蛋、芹菜 、加碘盐、水产品 、糖类和脂肪丰富的食物 、钙、磷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 、脂肪丰富的食物 、蛋白质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 三、社会实践 ,完成下题。 各种无机盐在原生质中具有一定的比例,若以人体体液中
2+ H2O 跟踪训练 (随学随练 , 轻松夺冠 ) 1. (2020年高考广东卷 )元素 X、 Y、 Z原子序数之和为 36, X、 Y在同一周期, X+ 与 Z2- 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 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 ( ) A.同周期元素中 X的金属性最强 B.原子半径 XY,离子半径 X+ Z2- C.同族元素中 Z的氢化物稳定性最高 D.同周期元素中 Y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最强 解析: 选
铁在氧气里 燃烧 生成 四氧化三铁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 (2) 铁可跟酸(盐酸或硫酸)和排在铁后的金属的盐溶液发生臵换反应(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 ① 铁跟硫酸铜溶液反应( 现代湿法冶金 的先驱) 化学方程式: Fe+ CuSO4= Cu+ FeSO4 现象:铁丝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铜 , 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②铁跟硫酸反应: Fe+ H2 SO4= FeSO4 + H2
金属元素: “ 钅 ” 字旁 (注意 Hg) 固态非金属元素( “ 石 ” 字旁) 液态非金属元素( “ 氵 ” 字旁) 气态非金属元素( “ 气 ” 字头除稀有气体) 非金属元素 元素符号的涵义 铁元素(宏观) 一个铁原子(微观) Fe 五个磷原子 P表示什么意义。 磷元素、一个磷原子 5P表示什么意义。 思考 元素周期表 的结构简介(门捷列夫) 周期: (电子层数 ) 每一横行叫一周期,共
原子序数为 X,则乙的原子序数不可能的是„„„„„„„„„„„„„„„„„„„„„„„„„„„„„„„ ( B ) A. X+2 B. X+4 C. X +8 D. X+18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中各周期元素种数的识记能力。 由于一、二、三„„ 周期元素种数分别为 1 1 32,故同一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应为以上数据或以上数据之间的和,当甲的原子序数为 X时,乙的原子序数 Z可能为
期性变化(第一周期例外) 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减小,到稀有气体原子半径又突然增大 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正价: +1 → +7 ;负价: 4 → 1 元素周期律的本质 :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1869年,门捷列夫最先提出。 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判断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依据 证明金属性 同条件下与水或酸,越易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