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椰菜
1、米、花椰菜种植模式 铜山县郑集镇丁东村农民采用西瓜、玉米、花椰菜一年三熟种植模式,一般亩产西瓜 3000 公斤,玉米 450 公斤、花椰菜 20002500 公斤。 一、茬口安排西瓜于 2 月 10 日左右进行火炕温室育苗,3 月 20 日移栽,5 月中旬看市上市,5 月底至 6 月初收获结束。 玉米于 4 月中旬进行营养钵育苗,5 月中下旬陆续清除西瓜蔓及杂草后,把玉米套栽在西瓜蔓间,8
2、治小菜蛾、菜青虫、甜菜夜蛾、蚜虫、猿叶甲、地蛆等害虫,以免其传播该病害。 防治药剂:45的绿福乳油 1000 倍液,或 30的农尔旺(乙酰甲胺磷)乳油500800 倍液。 (四)加强管理。 适时播种,适度蹲苗;雨后及时排水,防止土壤过涝。 过旱;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以提高抗病能力。 (五)清理田园。 花椰菜收获后,及时清除残根败叶,并将其带到田外深埋或烧毁;深翻土壤
2、小菜蛾、菜青虫、甜菜夜蛾、蚜虫、猿叶甲、地蛆等害虫,以免其传播该病害。 防治药剂:绿福乳油 1000 倍液,或30%的农尔旺(乙酰甲胺磷)乳油 500液。 (四)加强管理。 适时播种,适度蹲苗;雨后及时排水,防止土壤过涝。 过旱;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以提高抗病能力。 (五)清理田园。 花椰菜收获后,及时清除残根败叶,并将其带到田外深埋或烧毁;深翻土壤,整地晒田,减少菌源
2、,洁白,无虫害,无病毒,无损伤,无污染。 采收时,如打算进行 2 个月左右的短期贮藏,可留 46 片小叶保护花球,也利于维生素 C 的保存,若贮藏期超过 2 个月,应贮存不留叶的花球,因为在贮藏后期叶片易腐烂,使花球带有发霉味道,影响花球风味,从而失去食用价值。 采收时,应避免花球受损,因为受损后的花球在贮藏中变黄变暗,出现褐斑及腐烂。 适宜花椰菜贮藏的温度为 01,温度过高,特别是超过
2、视植株长势酌情追施氮磷钾肥。 间苗在子叶展开时进行。 当幼苗有 34 片真叶(育苗 20 天左右)时假植,株行距 7 厘米10 厘米。 移栽壮苗指标:叶色浓绿,叶片肥厚,茎较粗、节间距短,一般有 56 片真叶。 2 合理密植夏秋季高温的长江以南地区,基肥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每亩施1500 千克,并拌以适量氮磷钾复合肥。 在缺硼、钼、镁的田块,将微量元素肥用水稀释后拌入基肥一同施下。
2、孢子囊通过气流或风雨传播,在有水分和高湿度、温度在 713 摄氏度的条件下萌发长芽管进行初侵染;卵孢子也可在同样条件下萌发初侵染。 条件适宜时35 天就发病,发病后又产生大量新的孢子囊进行频频的再侵染。 种子也可以带菌引起幼苗发病。 病害的发生要求多雨潮湿及稍冷凉、昼夜温差大的天气条件,河北省于冬末早春发生较多;菜田低湿、土质较粘重、肥力较差的发病亦较重;管理粗放、杂草丛生
2、,随后变褐,为控制病害发生,可在采收前 2用扑海因 2000液喷花,也可在入贮前用 100 毫克公斤的次氯酸钙处理,有利减少贮藏中的霉烂。 青花菜采收前 2 天不要浇水,采收前用 10克公斤喷洒花球,也可在采后用保鲜剂(20 毫克公斤 甲酸钠)处理,但要将浮水晾干后才能入库贮藏。 二、预冷花椰菜和青花菜采后经挑选、修整及保鲜处理后应立即放入预冷库预冷。 特别是青花菜,防止变色
2、用45%代森铵水剂 200液浸种 20 分钟,或用种子重量 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或农用链霉素 1000 倍液浸种 2 小时,洗净晒干后便可播种。 2、轮作换茬:与非十字花科作物实行 2轮作,减少田间病源。 3、防治传病害虫:及时防治小菜蛾、菜青虫、甜菜夜蛾、蚜虫、猿叶甲、地蛆等害虫,以免传播病害。 防治药剂:福乳油 1000 倍液,或 30%农尔旺(乙酰甲胺磷)乳油 500液,480
2、蝶:初龄幼虫取食叶肉,形成透明小孔,2 龄后分散为害,取食叶肉,严重时仅留叶柄及主脉。 5、甜菜夜蛾:高温干旱年份为害重。 幼虫孵出后即在卵块附近的叶背群集为害。 2 龄后开始分散,3 龄后进入暴食期,其食叶量占整个幼虫期食叶量的 90%以上。 二、为害规律1、为害时期:蚜虫、菜粉蝶、小菜蛾、白粉虱在花椰菜整个生长期均可为害,而甜菜夜蛾在花椰菜生长后期为害。 2、生活习性:蚜虫
2、越夏的菌丝体和卵孢子;而南方地区的侵染源来自越冬的十字花冬蔬菜上的病菌。 在平均气温 1620,空气温度较大,植株表面结水情况下,病害易于发生流行,北方地区春季重于秋季;南方地区冬、春季发生普遍,花球形成期和抽出花梗遇连阴雨,气温较低时,受害较重。 不加温保护地栽培,冬季发病重。 此病害有效的防止方法为:1、加强栽培管理,避免与十字花科蔬菜连作和邻作,能与大田作物轮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