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
3。 7 应力腐蚀 8 缝隙腐蚀 9 六、 总结 9 参考文献 致谢 2020 级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 3 引言 管壳式换热器是石油化工领域应用最广泛的换热设备之一。 但是 ,由于选材、加工制造、使用、等众多因素的影响 ,换热器的失效却屡见不鲜。 企业也因此遭受了不可估计的经济损失。 本文从工程实际中换热器最容易失效的敏感部位出发 ,综合分析了各种失效形式 ,明确了促使其发展的关键因素。 同时
mmn 12 封头的总重 . 受外压封头计算: 选取标准椭圆形封头, DN=800mm 材料 16MnR MpaC 17060 假设名义厚度 mmn 12 负偏差 c1 = 腐蚀余量 c2 =3mm 有效厚度 e =1203=9mm 当量球壳外半径 mmDKR io 809720 eiR 则 0 0 1 2 2 eiRA 查 GB1501998
222222220yvxvypFyvvxvuyuxuxpFyuvxuuyvxuyx 2222pt t t t tuvx y c x y 对于给定的流场在相应的初边值条件下
...........错误 !未定义书签。 . . 校核总传热系数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计算管程和壳程的压强降并校核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管程压强降的计算 .........................
当壳体育 U 型换热管有温差时,不会产生热应力,且 U 型管出现泄露只能将漏管端头堵上,不能更换管子。 填料函式换热设备的特点与浮头式较为相似,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但填料处易泄露。 根据以上对各种类型换热器的经济性分析和结构总结综合考虑选用固定管板式换热设备。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工艺设计计算 确定物理参数 首先 ,根据两种介质的流量,进出口温度、操作压力等算出换热器所需传递的热量。
行消除应力热处理,热处理后加工法兰和分程隔板的密封面; (2)碳钢、低合金钢 制的管箱侧向开孔超过 1/3 圆筒内径的管箱应进行消除应力热处理; (3)上述情况的奥氏体不锈钢管箱和浮头盖是否热处理,供需双方要协商解决。 8. 换热管 换热管的拼接 换热管的拼接是允许的。 如不允许拼接时,应在图样上加以规定。 换热管的拼接要求: (1)应参照 JB4708 对焊接接头作焊接工艺评定, Al、 Cu
使管子之间相互碰撞,位于管束 外围的管子还可能和换热器壳体内壁发生碰撞。 在碰撞中,管壁磨损变薄,最终发生开裂。 折流板处管子切开 折流板孔和管子之间有径向间隙,当管子发生横向振动的振幅较大时,就会引起管壁与折流板孔的内表面间产生反复碰撞。 由于折流板厚度不大,管壁多次、频繁与其接触,将承受很大的冲击载荷,因而在不长的时间内就可能发生管子被切开的局部性破坏。 管子与管板连接处破坏
ding line sizes, especially for small lines. 10. preferred tube size. Tube size is designated as . 180。 thickness 180。 length. Some plant owners have a preferred . 180。 thickness (usually based upon
5 适当降低壳程流体流速可以降低流体诱导振动的频率 ,是防止管束振动的直接方法 ,但是传热效率也会随之降低。 6 适当减小折流板间距 ,增加管壁厚度和折流板厚度。 折流板上的管孔与换热管管要紧密配合 ,间隙不要过大 ,这样可以优化结构设计 ,增加管束固有频率 ,使流体诱导振动频 率远离换热管固有频率。 7 改变管束支撑形式 ,采用新型纵向流管支撑 ,如折流杆式、空心环式、及整圆形及异形孔折流板等
摩擦系数的修正因子 fC 和不同的换热管分布,换热管的中心距与管径的比 dP/ 和雷诺数的关系如表 1。 最终的式( 10b)根据换热器不同区域的雷诺数来确定摩擦系数。 为了验证式( 10b)中求的摩擦系数的准确性,将其和参考文献 [18]中求的摩擦系数进行比较。 将比较结果在图 4 中表示,发现式( 10b)的结果在合理的范围内。 表 1 摩擦系数的修正因子( fC ) 换热管中心距与直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