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
( 112) 时间和空间的边界表达式为: 1 1 2 21 1 1 12 2 2 2, 0 , , 00 , , 1 ,0 , , 1 ,iooiT l T l T l T lT t T t T t T tT t T t T t T t ( 113) 上述两个方程式(
( 21) 壳程流通截面: 201 0 2 )0 2 8 0 1 ()1(21 msdBDa s ( 22) 壳程流速: smaGw / )36005 8 2 3 1()3600( 1111 ( 23) 壳程量流速 smkgwW 2111 /5 9 98 3 1 5 ( 24) 壳程当量直径: mdN dNDd t tse 220202
热系数小,效率低。 可靠性差。 生产周期长,金属耗量大。 组装、检修、维护困难。 无论是换热器的研制者,还是换热器的使用者,都追求换热器性能指标的完美。 当前发展的基本方向是:继续提高换热器的热效率,改进换热器结构的紧凑性,加速生产制造 的标准化、系列化和专门化。 管壳式换热器追求的目标是:综合传热系数 K 值高;两侧流体的压力损失 △ P 值低;体积的紧凑度 a 值高;低廉的成本和价格
设备的金属铭牌型式、尺寸、技术条件和检验规则,应符合《产品标牌》的规定。 包装标志 设备包装标志见合同条款。 装卸、运输与储存 供方 所供设备均应按照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进行装卸、运输与储存。 备品备件应有表明为备品备件的特殊标示,且与主设备放在同一箱内一起发货。 供方 应保证提供设备的包装至少满足现场露天存放 6 个月的要求。 酒钢(集团)嘉峪关 2 350MW 自备热电联产工程
0 / 2 9 3 8 . 9n p hWQ C T Tk J h k W 7 521()1 . 0 5 8 1 0 1 . 2 7 1 0 /4 . 1 7 4 ( 4 0 2 0 )c pcQC t tW k g h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沈 xx 06211xxx 9 mt (以逆流计算) 入口 出口 异丙苯 120℃ 51℃
场合,可满足承压高达 35MPa,承温达 700℃ 的使用要求。 在这些场合,换热器战友的投资占 50%以上。 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随着装置大型化的的发展要求,大型换热器的使用需求增加。 经过 20 年的努力,在传热技术上国内已研制成功的双壳程换热器、大型板壳式换热器,具有强化传热的高效换热器,有效地解决了传热效率低的问题;折流杆换热器的应用有效地克服了管束的振动,延长了管子的寿命
2 )( (24) 式中 T — 圆筒校核应力, MP; 计算得 T = ,而该试验温度下材料屈服强度 s =345MP , =,故 T ,所求厚度符合要求。 管程封头壁厚计算 计算公式: T= ctic PDP (25) 式中 T— 计算厚度, mm。 Pc— 设计压力, MP; 蜡油换热器设计 12 Di— 筒体内径, mm; — 焊接接头系数 t
4QK S 选W/(m2 k) 折流板直径 与 数量及有关尺寸的确定 选取折流板与壳体间的间隙为 ,因此: 折流板直径 2 700 6 694cDD mm 切去弓形高度 0 .2 5 0 .2 5 7 0 0 1 7 5hD mm 折流板数量 39。 0 hLNB 取折流板间距 0h =300mm,那么 6000 1 1 9300BN
第一章 绪论 4 促使湍流程度。 管内插入物 英国 CalGavin 公司研制一种叫 Heatex 的插入物 ,它由一组延伸至管壁的圆态体组成 ,可使管侧传热效率提高 2~ 15 倍 [4]。 该公司还开发了一种叫 HitranMatrixElements 的花环式插入物 ,能在不增大压降的条件下大大提高传热系数。 用于液体工况 ,可使管壳式换热器管程传热效率提高 25 倍。 用于气体工况
量 平 衡 方 程 为 1 1 1 i 2 o 2 2 2 2 i oq G c T T G c T T ( 11) 式中, q 为传热速率 (单位时间内传递的热量 ); G 为质量流量; c 为比热容; T 为温度。 式中的下标处 1 为载热体; 2 为冷流体; i 为入口; o 为出口。 另外,传热过程中的 7传 热 速 率 为 q KF T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