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矮
小麦黄矮病毒病
2、 天带毒蚜虫传毒率最高,约可传 20天左右。 以后逐渐减弱,但不终生传毒。 刚产若蚜不带毒。 冬麦区冬前感病小麦是翌年发病中心。 返青拔节期出现一次高峰,发病中心的病毒随麦蚜扩散而蔓延,到抽穗期出现第二次发病高峰。 春季收获后,有翅蚜迁飞至糜、谷子、高粱及禾本科杂草等植物越夏,秋麦出苗后迁回麦田传毒并以有翅成蚜、无翅若蚜在麦苗基部越冬,有些地区也产卵越冬。 冬、春麦混种区
水稻黄矮病防治
稻黄矮病属病毒性病害。 近年来,各地水稻普遍发生黄矮病。 其症状是:前期植株矮缩,叶片顺叶脉黄绿相间,株形松散,叶片与茎秆的角度大,多平展。 后期枯黄卷缩,植株少分蘖,根系短小。 重病株不抽穗,发病后半个月至一个月左右便枯死。 轻病株抽穗推迟,穗短小,穗头半包甚至全包在叶鞘里,结实很差。 若防治不及时,会使水稻造成严重减产。 水稻黄矮病的发生原因,是由昆虫黑尾叶蝉、大斑黑尾叶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