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
l)聆听 师:这歌声来自哪里呢。 生:黄河上。 师:河面上飘来的歌声会是谁唱的呢。 他们在干什么。 生:船夫,在边划船边唱歌„„ 师:对,这首歌就叫《黄河船夫曲》。 本歌曲主要表达的是什么思想感情。 生:赞美船夫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 师:我有幸在黄河上采集到了一段真正的船夫们的歌声,我们一起来听听。 (播放
g) 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 1——3段)引出回忆 第二部分( 4——9段)演出情景 第三部分( 10——11段)奔赴抗日前线 自学指导(二) •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细读课文第4—9自然段,然后选用适当的词语填空。 • 这是一支( )的合唱队。 这是一支( )的乐队。 这是一支( )的乐曲。 “足有三四百人。 ” “他们从台上直排到台下,在核桃林那绿油油的屏风前,构成一个巨大的扇面
型 新授 第几课时 2 教学 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感情朗读指导,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 3.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让学生明白艄公为什么是黄河的主人。 4.用心感受文字,在读悟语言的过程中感受黄河磅礴的气势,羊皮筏子的小而轻及艄公搏击黄河、战胜黄河的惊人力量。 教学 重难点 理解艄公为什么能成为黄河的主人,感悟艄公的形象内涵。 教学
导。 ,看来文章的标点也是传达作者心情的一部分,同学们关注到了这一点,你能读好吗。 9.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这样的羊皮筏子。 齐读 —— 再定睛一瞧……(师引读,生齐读) 10.看来,这小小的羊皮筏子确实在牵动着作者的心,再读读第 25 小节,你肯定有话要说。 (出示填空:( ) —— 这就是黄河上的羊皮筏子。 ) 可以用文中的语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话。 板书:皮筏 轻小 11.多么令人不可思议啊。
欣赏演出 4 段,说说这是一支什么样的合唱队。 5 段,为什么说这个乐队很奇特。 你从中想到了什么。 6~8 段,分别找出写演出和作者的联想与想象的句子,反复品读,说说自己的独特感受。 8 段,注意朗读力度的 把握,气势的渲染,从而体会《黄河大合唱》的磅礴气势,感受课文语言文字的魅力,达到熟读成诵。 学习第 7段,要引导学生注意几个细节描写,“举”、“捏”,凝聚了千钧之力,蓄势待发;一“劈”
三、精读课文,体会感悟 (一)体验一段音乐 1 创设情景,让学生静心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那即将演奏的是一支怎样的乐曲。 请在受 到触动的词句或者标点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或者体会 2.师生共同交流:这是一支怎样的乐曲。 ( 1)第六段 (课件) ① 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 ② 初步了解联想和想象:这深情的声音让作者联想和想象到了哪些人物或者事物。 ③ 生齐读 ( 2)第七段 (课件) ①
课前板书:黄河的主人 师:同学们,通过上一课的初步学习,你了解了些什么。 (板书:艄公)(课文介绍了在波涛汹涌的黄河上,一位艄公撑篙驾着羊皮筏子送五位乘客渡黄河的事。 ) 二、学习第一部分,体会 黄河上羊皮筏子的惊与险 同学们,课文一开始,作者就把我们带到了奔腾不息、汹涌咆哮的黄河边,请大家看画面,不仅要仔细观察,而且要用心感受。 演示多媒体:(远景)汹涌激荡的黄河水、震耳欲聋的波涛声。 师
过程中,通过听觉、视觉、感觉等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力求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在参与的过程中学 到知识,感受历史,从思想上得到提升。 三、充分发挥音乐的本体作用,让音乐开口说话。 音乐时听觉的艺术、是情感的艺术,很多时候音乐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 在音乐教学中一定能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受,要充分发挥音乐的本体作用,让音乐开口说话。 我在讲授《黄河大合唱》过程中
彩的,奔腾壮观的等 … (评价) (奔腾壮观的黄河给同学们以视觉上的享受,与学生的文化修养相结合。 拓发学生的知识面,引发学生对黄河的自豪感。 ) 4 同学们对黄河还有哪些了解呢。 学 生发散思维(老师及时给予评价) 5 老师为学生补充更多相关知识 ,(黄河又被称作母亲河,我们就像是千千万万的子女) 师:在我们的母亲被欺负凌辱的时候我们要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呢,难道就眼睁睁的看着她受辱吗。 生:不
2 5 段,为什么说这个乐队很奇特。 你从中想到了什么。 3 6~8 段,分别找出写演出和作者的联想与想象的句子,反复品 读,说说自己的独特感受。 4 8 段,注意朗读力度的把握,气势的渲染,从而体会《黄河大合唱》的磅礴气势,感受课文语言文字的魅力,达到熟读成诵。 学习第 7 段,要引导学生注意几个细节描写,“举”、“捏”,凝聚了千钧之力,蓄势待发;一“劈”,便如洪水“冲出闸门”,气势磅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