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斑病
大豆灰斑病的防治
2、 千克。 灰斑病不仅使受害子粒变小,影响产量,子粒病斑还影响外观,发芽率降低,蛋白质含量降低 含油量降低 使商品大豆等降价,限制出口。 大豆灰斑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侵染子叶、茎、荚和种子。 植株和部分豆荚被感染后,均形成病斑,成株叶片病斑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大部分呈灰褐色,也有灰色或赤褐色,病斑周围暗褐色,与健全组织分界明显。 茎秆上病斑为圆形成纺锤形,灰色,边缘黑褐色。 豆荚上
玉米灰斑病的发生与防治警报
1、米灰斑病属真菌尾孢属病菌,是近年来新发生的一种为害性很大的病害。 主要危害玉米叶片,也可侵染叶鞘和苞叶,是气孔侵染型病害,发病初期叶片上产生淡褐色病斑,后沿气孔扩展为灰褐色、灰色的长条斑,病斑与叶脉平行,严重时病斑汇合,叶片枯死,影响光合作用,致使玉米果穗下垂,籽粒松脱干瘪,百粒重下降,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一、发生情况据个旧市植检植保站、卡房镇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 2007 年 7 月
枇杷急性灰斑病的防治
2、,其原因:一是因此时正是梅雨期或梅雨期之后,多雨高湿,病菌容易滋生传染。 二是因 4 月中旬开始,是枇杷果实的迅速膨大期,需要较多的养料,常使树体因营养不足、抗病力减弱而容易发病。 所以,在枇杷树体结果较多的情况下,更应注意对急性灰斑病的预防。 是以往在果实成熟前有大量落叶的枇杷园,就要提早管理,做好预防工作。 对于结果多的树体,要在 2 月下旬到 3 月,进行两次疏果,最后让每果枝留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