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
和收付实现制这两种会计记账的基础。 A [A]对 [B]不对 第 33 题 : 为了保证会计的客观性,会计的计量单位永远采用名义货币,即不考虑货币购买力的变动(通货膨胀的影响)。 B [A]对 [B]不对 第 34 题 : 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所以或有负债不应该确认为负债。 B [A]对 [B]不对 第 35 题 : 在财务分析方法中
出口退税方法探析 商品包装物租金、押金涉税会计处理探讨 所得税会计方法评析 论债务重组涉税会计处理 论对外投资涉税会计处理 论企业合并与分立涉税会计处理 1现阶段我国税收优惠政策利弊分析 1所得税会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构想 1所得税会计若干特殊业务之探 讨 1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探析 1论个人所得税对社会分配的调节功能 1论信息不对称与税收征管 1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税收政策
品 50 件,每件售价 1,200 元售给五一工厂,货款尚未收回。 18.购买材料一批价款 15,000 元,材料已验收入库货款尚未支付。 11 19.收回中意公司前欠货款 60,000 元存入银行。 20.摊销去年支付的应由本月负担 的报刊费 1,000 元。 21.从销售收入中计算营业税金 9000 元。 22.销售产品一批价值 80,000 元,货款收回存入银行。
用来核算已销售的产品的制造成本 借 主营业务成本 贷 结转已销售的 期末将本期的销售成本 产品的制造成本 转入“本年利润”账户 的借方 0 结转后,该账户期末无余额。 48 “销售费用”账户: 用来核算销售过程中发生的各种销售费用。 借 销售费用 贷 本期发生的 期末将本期的销售费用 各项销售费用 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 借方 0 结转后,该账户期末无余额。 49 “营业税金及附加”账户:
运输费用、装卸费、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等。 买价 +应负担的费用 (二)增值税 1. 增值税基本常识 定义:对生产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的纳税人就其实现的 增值额 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含税价与不含税价 含税价 =不含税价 ( 1+增值税税率) 不含税价 =含税价 247。 ( 1+增值税税率) 征收对象 销售货物 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 视同销售: (
发行股票 分配利润 借入款项 偿还债务 对外投资 收回投资 购建和处置固定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 (二)补充资料 ( 详见教材 p294295表 109) 表 200 年 月 日 会企 03表 编制单位: 单位: 元 现 金 流 量 表 二、现金流量表的填制方法 ( 一 ) 直接法 —— 通过现金收入和支出主要类别 , 反映来自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 (二)间接法 ——
贷:主营业务成本 900 000 营业税金及附加 111 600 销售费用 30 000 管理费用 119 880 ( 119880=20200+60000+13000+12020+880+14000) 财务费用 9 000 营业外支出 2 000 2利润总额 =18610001172480=688520(元) 应交 所得税 =688520 33%=(元) 借:所得税费用 227 贷:应交税费
备抵调整账户 (固定资产) (累计折旧) ▲ ▲ + - - + ★ ( 10000) ★ ( 100) 固定资产净值 =10000100=9900元 18 (二)附加 (调整) 账户 用来增加被调整账户的余额,以求得被调整账户实际余额的账户。 公式: 被调整账户余额 +附加账户余额 =被调整账户实际余额 ★ ★ 方向相同 19 被调整账户 附加调整账户 ▲ ▲ + - + - ★ (
此资源负有法律责任的企业单位。 会计主体与经济主体、法律主体并不完全一样。 确定会计主体的基本形式是根据经济单位在实质上 对它的经济活动和行政管理所负的责任来界定的,而不是单纯看经济单位的法律性质。 所以,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独立、合伙企业不是法律主体,但同样是会计主体;公司内部的某些责任单位(事业分部)也可以作为会计主体;在公司集团内部,母公司及其所控制的子公司都是独立法人
计信息使用者,所不同的是内容范围的差别。 下载 第一讲 会计的基本理论 成本会计的内容是由财务会计的成本部分(侧重于成本核算)与管理会计的成本部分(侧重于成本管理)组合而成的。 (四)税务会计 从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的一个会计分支。 概念:税务会计是以国家现行税收法令为准绳,以货币计量为基本形式,运用会计学的理论和核算方法,连续、系统、全面地对税款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