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
将银行依次划分为五个等级:资本十分充足的银行(大大高于 8%,为第一级)、资本较充足的银行(等于或略高于 8%,为第二级)、资本不充足的银行( 6%8%之间,为第三级)、资本严重不足的银行( 2%…6% 之间,为第四级)、资本致命短缺的银行( 2%以下, 濒于倒闭水平,为第五级)。 该法还授权管理机构对不同级别的银行采取不同程度的监管。 ( 3)对州银行权力的规定
》,经关联双 方单位领导及财务部门签字后据以记账。 集团公司为各成员企业承担的费用,由集团公司费用归口管理部门,于每月底前汇总各成员企业领用物品的数量、金额或为各企业承担的费用额,分别物品领用或费用发生单位开具《内部非货币结算单》,连同各单位领用物品明细签收单或费用明细清单一并送集团公司财务部审核无误后,由财务部送各成员企业财务部门据以记帐。 各企业、单位对内部非货币结算业务的管理
价水平的上涨。 这是从假定供给不变,从需求方面 来解释的.导致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因素主要是 投资过旺、消费扩增、财政赤字和外贸出超; 2)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指在总需求不变时,人为增 加生产成本,引发物价水平上涨。 这是假定需求不 变,从供给方面来解释的。 成本推动有工资推动、 利润推动和操纵价格推动三种类型; 3)结构型通货膨胀。 指由于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失调 引发的物价水平上涨。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 (三)利率市场化的原则 实行渐进式改革 利率市场化的基本顺序 ( 1)先市场后银行 ( 2)先农村后城市 ( 3)先外币后本币 ( 4)先贷款后存款 ( 5)先大额存款后小额存款 15 五、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 (四)利率市场化步骤 放开同业拆借利率 放开国债发行和交易利率 放开直接金融工具利率 调整中央银行的再贷款利率和再贴现利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和超额准备金利率
0 C+I+G/ 45o E 货 币 总 支 出 图 16 货币供给增加引起货币总支出增加 E1 真实国民产出 ( Y) P 价 格 水 平 AS E0 AD0 AD1 Y0 Y1 图 17 总支出增加带动总需求曲线上移 、 引起真实产出提高 力。 作用。 , 货币运动对经济发展有很大反作用。 , 货币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五、货币推动经济发展的物质前提条件 (一)前提条件
20% ③ 对经合组织国家以外注册的银行余期在一年内的债权和由经合组织国家以外法人银行提供担保,所余期限在一年之内的贷款。 ④ 对非本国的经合组织国家的公共部门机构(不包括中央政府)的债权,以及由这些机构提供担保的贷款。 ⑤ 托收中的现金款项。 19 根据 《 巴塞尔协议 》 对各类资产对风险权数作出如下规定: 50% 完全以居住用途的房产作抵押的贷款,这些房产为借款人所占用使用
中央政府债券作担保,或由这些国家的中央政府提供担保的债权。 17 根据 《 巴塞尔协议 》 对各类资产对风险权数作出如下规定: 20% ① 对多边发展银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泛美开发银行,亚洲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欧洲投资银行)的债权,以及由这类银行提供担保,或以这类银行发行的债券作抵押品的债权。 ② 对经合组织国家内的注册银行的债权及由这些国家内注册银行担保的贷款。 18 根据 《
进出口 汇率与物价 汇率与资本流出入 汇率与产出和就业 汇率风险 19 四、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发展与改革 (一)中国外汇管理体制变革 1. 计划时期的外汇管理体制 ( 19531978) 2. 经济转型期的外汇管理体制 ( 19791993) 3. 1994年以后的外汇管理体制 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 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度 建立统一规范的外汇市场 禁止外币境内流通和私自买卖外汇
态度 Popper: 科学与伪科学、非科学的划界在于它的“可检验性”和“可证伪性”,其中最重要的是“通过能从理论推导出的结论的经验应用来检验理论”以及“经验的科学系统必须有可能被经验反驳”。 《金融经济学》第一讲 16 Friedman 的观点 (1953) “理论作为一系列重要的假说的集合体,必须根据其对所要加以说明的一系列现象的预言能力加以判断。
5 (续) 如何影响。 ( 1)与 r、 t和 g呈负相关关系。 ( 2)与 k呈负相关关系。 210()Rm Dk r r t r g k 专题一:货币理论基础、拓展及应用 36 (小结) 3个关键因素:中央银行决定的基础货币、商业银行决定的准备金率、个人决定的存款比例。 商业银行系统 存款比率 ( D/C) 基础货币 ( H) 准备金率 专题一:货币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