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
c SSc 阴性 阳性 SLE SLE:系统性红斑狼疮 pSS: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UCTD:未分化结缔组织病 PM:多发性肌炎 LA:狼疮抗凝物 APS:抗磷脂综合征 SSc:系统性硬化症 PCNA:抗增殖性细胞核抗原抗体 CAH:慢性活动性肝炎 Fibrillarin:核仁纤维蛋白 RNA Pol: RNA 多聚酶 血管炎诊断思路 1. 何时应考虑到血管炎的可能 多器官、多系统炎症性 病变
心室肥厚失代偿 心力衰竭 (三)容量负荷(前负荷)过重 、右心或动静脉分流 主动脉瓣 房、室间隔缺损 二尖瓣 动脉导管未闭 慢性贫血 甲亢 容量负荷 心脏扩大失代偿 心力衰竭 二、诱因 1. 感染 感染性心内膜炎 盐过多 输液过多 ,过快 妊娠后期 分娩 暴怒 洋地黄或降压药停用不当 心肌梗死 病理生理 一、代偿机制 (一) FrankStarling机制 (二)心肌肥厚
心电图表现、 X线表现、心脏彩超检查结果。 杂音部典型 的患者要注意与室缺、主动脉窦瘤破裂鉴别,彩超和心导管检查造影可鉴别之。 (五)治疗 1 适应症 凡经确诊的病例,除有禁忌症外均应手术治疗。 手术年龄以 2~ 5岁为佳。 动脉导管未闭手术死亡率0∙5~ 1%。 婴幼儿动脉导管未闭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临床有难以控制的心力衰竭或心内膜炎者也应及早考虑手术治疗。 2 禁忌症: (
切割球囊 双导丝 球囊 金属裸 支架 合金支架 药物支架 冠脉旋磨 放射治疗 心肌干细胞 移植术 从 PTCA到 PCI • 从 PTCA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到 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不断发展提高疗效。 冠状动脉内支架术的进展 PTCA stent 冠状动脉内支架的应用由 1994年的 4%增加到目前的 80% 冠状动脉内去斑块技术则从 1994年的25%降至目前的 5%
CX。 投影体位 右冠状动脉造影投照体位 左前斜 45176。 ,最常用,可显示右冠状动脉近、中、远段,只是分叉后的血管重叠,不易区分; 正位 +头 30176。 ,主要显示右冠状动脉远段,后降支及后侧支及分支,特别是显示后三叉开口非常清楚; 右前斜 30176。 ,主要显示右冠状动脉中段及其主要分支 常见血管名称 左主干, LMT 左前降支,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人群 E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鼠疫应采取的隔离类型是( A)。 A 严密隔离 B 呼吸道隔离 C 消化道隔离 D 接触隔离 1按时间划分,短期预警的时间安排一般为几个月。 ( B) 13 A、 1 个月 B、 3 个 月 C、 6 个月 D、 2 年 E、 1 年 1按时间划分,长期预警的时间安排一般为几个月。 ( D) A、 1 个月 B、 3 个月 C、 6 个月或者 1 年 D、
分布特征、人群分布特征和时间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结合疾病自然史的研究,进一步 确定高危人群,采取分级分类的干预措施, 提高预防策略模式的效价比。 另外,个别监测点资料的质量不高,有待于从运转机制和技术操作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加强监测人员的培训,进一步完善监测系统的工作,提高监测资料质量水平。 1997 年中国疾病监测年报 3 第一章 概 述 中国疾病监测报告是中国疾病监测系统监测结果的报告。 一
灭处理和技术指导工作。 (4)根据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疫源地消毒技术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规范要求,开展疫源地消毒质量监测,了解消毒范围、消毒剂使用、消毒方法等情况,必要时进行微生物消毒效果评估。 根据疾病传播途径,选择物体表面、水、排泄物、空气等作为监测对象,评判消毒效果。 二 开展江苏省宿主动物、媒介生物调查 对我市境内媒介生物和宿主动物种类进行调查
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声、光刺激,吸氧,防止口舌咬伤,防止窒息,防止坠地受伤,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尿量(应保留导尿监测),临产征兆等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发现并发症,并积极处理。 预防 健全妇幼保健网,孕 20周常规补充钙( 2g/d)有预防该病的作用。 指导孕产妇保持良好的情绪和足够的休息,加强营养。 低盐饮食 案例分析: 某女, 35岁,中学文化,工人, 5月 28日门诊查
要。 三 、 胆道疾病 1 胆管结石 胆管结石是一种常见病,本病与饮食习惯、慢性炎症和寄生虫感染有密切关系。 分为肝内胆管结石和肝外胆管结石两型 : a肝内胆管结石指左、右肝管及其分支的结石 b肝外胆管结石则指肝总管和胆总管的结石 胆管结石 胆色素结石 胆固醇结石和混合结石多见 . (1)肝外胆管结石:由于对胆囊管开口位置识别上存有困难,超声习惯将肝总管和胆总管泛称为肝外胆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