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防治
2、食少,口渴多饮,拉绿色稀粪,有时带血,抵抗力强的成鸽常可耐过,日渐恢复,但生产力下降,终生带虫。 3解剖病理改变病尸消瘦,黏膜苍白,肠道呈卡他性或出血性炎症,尤以小肠严重,肠壁充血肿胀,壁增厚,有结节,肠腔充满凝固的粪血块。 4诊断依据拉水样血粪及肠道特征性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 确诊可采取病粪抹片镜检,可发现球虫卵囊。 5防治(1)预防:搞好本病的预防可以控制发生和流行。 保持鸽舍、笼、垫草
2、不穿工作服进场,以防把传染病带进场内或带出场外。 饲养场内棚舍和笼箱食盒要定期用速灭威、天迪洁进行刷洗、消毒。 (2)棚舍内应每周清掏粪便 23 次,笼舍及小箱室每天打扫一次,食具要每天清洗一次,每 35 天消毒一次。 对地面要铺垫石灰、锯末或沙子等,经常用耙子与粪便混合,可防止苍蝇产卵和消除恶臭。 (3)对死亡动物剖检,必须在指定场所进行。 不许在饲养区内剖检动物。
2、红肿、剧痒,皮肤溃疡,形成黄白痂皮,似米糠状。 侵害部位:真皮层(凿有孔洞,浅道)。 防治措施:2%敌百虫或硫磺软膏涂擦患部,也可肌肉注射阿维菌素或通灭。 螨虫。 临床症状:毛囊周围有小红突起,皮肤溃疡、脓肿,有银白色皮屑。 侵害部位:毛囊。 防治措施:2%敌百虫或硫磺软膏涂擦患部,也可肌肉注射阿维菌素或通灭。 虱虫。 临床症状:瘙痒难忍,啃咬皮肤和被毛,有鳞屑。 侵害部位:皮肤和被毛。
2、头部、眼睑、指(趾)部和生殖道等部位。 有些瘤在 12 个月后会自行消退,不治而愈。 一般可采用手术切除,冷冻疗法等治疗,效果良好。 藏獒犬的疾病防治常识 4鳞状细胞癌多发于 69 岁老年犬,长期阳光辐射、机械刺激、烧伤或冻伤可诱发本病。 常单个发生,基底部宽,表面呈菜花状或火山口状,多发于头部,尤其耳、唇、鼻、眼睑部常见。 常侵害骨骼,转移到局部淋巴结。
一周内行,以免加重刺激,影响仔猪增重和成活。 二、 仔猪早期断奶综合饲养技术 近 20 年来 ,仔猪的断奶日龄 越来越提前,国外一般在 21 天断奶,养猪业发达的国家已经开始推广应用 14 日龄超早期断奶技术。 而国内大部分在 35 天断奶,个别地方有 42 甚至 56 天断奶,只有少数大猪场可在 28 天断奶。 仔猪早期断奶是国内外集约化养猪生产中普遍关注的先进技术。 它能提高母猪的繁殖率
对补喂制品要经8085℃消毒 30 分钟,饲喂温度 35~ 44℃,喂量相当初生重的 1/5,每日 6 次,每次间隔 35 小时。 正常发育的羔羊体重达10千克左右,有时采取2月龄断奶。 根据各场实际饲养水平,羔羊日龄、体重、补饲条件、生产需要等综合考虑,制定出符合本场生产实际情况的断奶时间表。 断奶方式通常采取一次断奶,即把母羊赶走,羔羊留在原舍内。 断奶后的羔羊要采用鲜嫩优质豆科牧草
病鳗血液进行超薄切片观察,在血细胞 内可见到病毒颗粒。 该病流行情况:此病发生在福建、广东,主要危害日本鳗鲡,多数呈散在性流行,大范围流行比较少见,发病后有一定的死亡率。 主要流行于夏季,一足龄以上日本鳗易于发生。 此病流行尚无明显规律,往往当年发生后,隔年并不一定流行。 防治方法:目前主要是在综合性预防的基础上,全池遍洒杀菌药,以防细菌感染。 ( 7)鳜鱼暴发性传染病
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6548 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 GB 16567 种畜禽调运检疫技术规范 NY/ T 388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 5027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水质 NY 5045 无公害食品 生鲜牛乳 NY 5046 无公害食品
角 色 号并授予角色。 操作培训、技术指导和日常管理任务。 训、技术指导和日常管理任务。 ,必要时关闭用户账号或取消相关角色。 , 数据质控员职责 、基本数 据录入及质量管理。 2. 负责本级重性精神疾病信息分析相关数据安全,每季月末备份基本数据及统计分析结果一次。 3. 市 级数据质控员负责每年 3月 1日前录入上一年 1月 1日 12月 31日期间卫生行政部门负责采集汇总上报的全 市
2 次,或用浓度 5~6mg/kg 的( PHA)溶液浸洗 鱼种 30 分钟,另还可用注射法每千克注射 PHA4~8mg ( 9)加强饲养管理,进行生态防病 池塘养鱼防病办法。 答:( 1)、做好鱼池的清整消毒,改善养殖水体条件 ① .鱼池的清整。 冬季要把池水排干,清除过多的污泥和杂物,排除污泥后进行 “晒塘 ”让日光曝晒和霜冻池底,以杀死病源,减少病源的存留。 ② .药物清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