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
于 b、 f两点间电势差,故 C错误. D、 d、 f两点电势相等,则质子沿圆周由 h到 d与由 h到 f,电场力做功相等,故 D正确. 故选: D 4.如图所示,人造卫星 P(可看作质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在卫星运行轨道平面内,过卫星 P作地球的两条切线,两条切线的夹角为 θ ,设卫星 P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为 T,线速度为 v,万有引力常量为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θ 越大,
C. 3个 D. 4个 【考点】因式分解的意义. 【分析】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变 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 【解答】解: ① 右边不是整式积的形式,不是因式分解; ② 右边不是整式积的形式,不是因式分解; ③ 是因式分解; ④ 右边的式子还有可以分解的多项式,不是因式分解; 综上可得不是因式分解的是: ①②④ ,共 3个.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的知识
2和 SO3的浓度一定相等 ,工业上常用浓缩海水提 取 溴。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海水的淡化方法主要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等 B. 步骤 ② 中体现了溴易挥发的性质 C. ① —④ 目的是为了富集溴元素 D. 步骤 ③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Br2+SO2+2H2O=2HBr+2H++SO42 16.向 AlCl FeCl FeCl3的混和溶液中逐滴加入 NaOH溶液,达到除去 Fe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①根据 反应方程式,消耗 A 的浓度是 L - 1 ,因此反应速率v(A)=(Ls)=(Ls) ,故正确; ② 消耗 B 的浓度是 L -1=L - 1, v(B)=(Ls)=(Ls) ,故错误; ③ 消耗 A的物质的量为 2mol= , A的转化率是 100%=30% ,故正确; ④2s 时 B的浓度是(2/2-
属于在,听从在。 ”下列与此哲学观点一致的是( ) ,理之依也 4条人工设计的酿酒酵母染 色体,这标志着人类向“再造生命”又迈进了一大步。 人工设计并合成染色体的成功告诉我们( ) ①技术的高度发达使人的意识的本质属性发生了变化 ②随着科技的发展人总有一天能为物质世界建立法则 ③“再造生命”必须以尊重生命的客观规律为前提 ④科学技术的进步提升了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A.①② B.②④ C
—— 《滕王阁序》 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穷 . 岛屿之萦回 穷:极尽 B.云销雨 霁 . ,彩彻区明 霁:雨过天晴 C.遥襟 甫 . 畅,逸兴遄飞 甫:刚、顿时 D.所赖君子见 机 . ,达人知命 机:机会 ,加点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① 地势极 而 . 南溟深 ②怀帝阍 而 . 不见 B.①兴尽悲来,识盈虚 之 . 有数
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氧气和氢气不能,用澄清的石灰水只能鉴别出二氧化碳;无法鉴别氧气和氢气,故选项错误. D、空气、氧气和氢气 3瓶气体都是没有气味的气体,用闻气体气味的方法无法鉴别,故选项错误. 故选 A.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的鉴别方法,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所要鉴别气体的性质的差别,根据实 验中是否出现明显的不同现象判断能否鉴别. 9.从图所示的两种微粒结构示意图中,所获取信息不正确的是
. B. C. D. 【考点】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圆形方孔钱. 【解答】 春秋战国时期,货币的形制、重量各不相同.秦统一全国后,秦始皇规定以秦国货币圆形方孔钱为标准样式,统一全国货币. D 符合题意. 故选 D. 9.六国的人说 “秦国的军队是 „虎狼之师 ‟,秦国的军队打仗,一个个都眼睛都红了,就像猛兽一样,巴不得多砍几个人头 ”。 秦国的士兵之所以能打仗
H_____0,氢碳比_____, Q 点 v(正 )_____v(逆 )(填“大于”或“小于” ) ②若起始时, CO2的浓度分别为 L1,则 P 点对应温度的平衡常数的值为 _______。 ①下列微粒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_______(填字母 )。 、 HC2O4 、 C2O42 c. C2O4 HCO3 、 HCO3 ②若将等物质的量浓度的草酸溶液和碳酸溶液等体积混合 ,溶液中各种离子
处于水平状态,绳与杆分别对手指和手掌有力的作用,对这两个作用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绳对手指的 拉力沿 AB 方向 (与图示方向相反) B.绳对手指的 拉力 沿 BA 方向 (如 图示方向) 10 20 0 10 20 2 4 6 8 10 t/s v/m s1 图 2 O B C. 绳子对 A点的作用力和杆对 A点的作用力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 D. 绳子对 A点的作用力和杆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