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危重症
停止 ,提示其血容量丧失约为全身血容量的 D % %30% % %50% ( )。 ( )。 二、多选题 ,正确的有( )。 ,初步纠正休克后再行根本止血措施 ,可一边补充血容量,一边进行根本止血措施 ,后补液 ,除积极除去 病因外,还应( )。 ( )。 ,皮肤苍白 12mmH2O 30ml 30mmHg。 ( ) ( )。 ( )。 管床容量 ( )。 、表现平静 、口唇红润 12mmH2O
诊护士立即陪同护送病人到 急诊抢救室 ,急诊科 对所有急诊病人实行24 小时应诊制和首诊负责 制。 ( 2) 对 送入急诊抢救室的病人, 立即开通绿色通道, 不需办理挂号、候诊等手续,立即给予抢救,提供全程服务。 ( 3) 在门
试用异丙肾上腺素; 5) 临时心室起搏抑制室速。 4.由窦缓、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率缓慢 所致室性快速心律失常: ( 1) 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 ( 2) 心室起搏纠正。 13 心房纤颤 【 病史采集 】 1. 询问有无风心病、冠心病、高心病及甲亢病史。 2. 询问有无饮酒、晕厥、偏瘫史及心绞痛。 【 检 查 】 1. 呼吸、血压、心界大小、心律、心音、心率、心脏杂音、脉搏; 2. 心电图检查。
执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疑难、复杂、重大手术 术前必须 经 手术 科 室、酥麻科、手术室、医务科、护理部共同完成 讨论 , 手术科室 填写《 疑难、复杂、重大手术申请报告表 》, 科主任签字同意后报医务科,由医务科长审批或提交 主 管 副院长审批后,由科主任或高年资副主任以上医师负责签发手术通知单。 致残手术、二次手术必须报请医务科(行政总值班)批准或备案。 术前 必须 认真 完成必要的检查
夜 、 持续的噪音均可引起噩梦和错觉。 21 感觉失调和定向力障碍 心理失调 患者可有意识模糊、注意力分散、烦躁不安、语无伦次、焦虑不安或产生幻觉。 可出现症状明显的谵妄、 “ 重症监护病房精神病 ” 或急性焦虑症。 患者感到许多恐惧和不愉快的刺激,如疼痛、气管插管的存在、呼吸机脱开、呼吸机的声音、输液泵和监护仪的报警。 患者会感到环境嘈杂、被仪器包围、缺乏隐私、受限制和被隔离。
制度 ,造成加错药 ,打错针 ,不根据患者的病情及药物性质调节输液速度。 ⑤ 护理人员对于法律法规认识不足 ,平时只注重治疗及基础护理 操作 ,各种护理记录不及时、不规范 ,患者发生意外时封存病历时 ,病历未记录。 医护之间缺乏有效沟通易造 成记录上的差异 ,而至医护记录单不一致。 ⑥ 护患沟通不到位 ,与患者或家属沟通时缺乏沟通艺术和技巧 ,或不严格履行告知义务 ,对特殊检查治疗无交待注意事项
开具“ 死亡证明 ” 等要求,都是没有法律依据的。 作为临床医生,在这个问题上需要强化的概念是:医师出具有关死亡的医学证明是一种法定的执业权利。 死亡不仅是一个医学概念,还是一个重要的法律概念。 我国除 《 执业医师法 》 外,在卫生部、公安部、民政部下发的《 关于使用(出生医学证明书)、(死亡医学证明书)和加强死因统计工作的通知 》 以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下发的 《
渐缩短,直至 P波受阻; 3) 包含受阻 P波的 R- R间期小于两个 P- P间期之和。 ( 2)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1) 有间歇受阻的 P波和心室脱漏; 2) P~ R间期恒定,可正常、可延长; 3) 可伴有 QRS波间期延长。 ( 3)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1) P波与 QRS波群无关; 2) 心房速率较心室速率快; 3) QRS时限可正常或延长; 4) 心室速率常小于 40~ 60次/
注射: 75mg+ % NS 20ml iv 225- 300mg+ NS 250ml VD 用量 - 副作用:肺纤维化、甲减 (相对安全) 心律平 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降低心脏的兴奋性,应激性、降低传导性,延长有效不应期 用于:室上性、室性心律失常及预激综合征 用法:口服: 150mg tid 维持量 150mg qd 注射: 70mg+ % NS 20ml 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