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化
1、着社会的发展和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人数的增加,使农村劳动力紧缺,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此,水稻使用机械化插秧成为农业生产发展的趋势。 2007 年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帮助和支持下,三都县首次实现了部分水稻机械化栽插,而机插秧的关键环节是育秧,其特点是播种密度大、标准化要求高、操作简便、投资成本低。 1育秧流程2土选择。 苗床土首选菜园土
1、用菌生产机械化技术就是用机械手段完成食用菌栽培的技术,它将优良菌种、栽培工艺和机械化技术融为一体,是一种变人工操作为机械作业、变分散经营为集约经营的食用菌生产技术。 1 产优势采用机械化进行食用菌生产,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工效 3 倍25 倍,提高了专业化生产水平,可在较短的时间里,生产出较多的产品,且不受季节影响。 量优势由于机械化生产专业化程度高,生产稳定,净化条件优越
1、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是采用规格化育秧、机械化栽插秧苗的水稻移栽技术,主要内容包括适合机械栽插要求的秧苗培育、插秧机的操作使用、大田管理农艺配套措施等。 采用该技术可减轻劳动强度,实现水稻生产的节本增效、高产稳产。 节本增效情况:采用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成本可降到 2025 元/亩,加上用油、用工等其他费用,机插秧总成本是每亩 40 元左右,比人工作业(大约育秧 32
生生产机械化技术就是用机械完成花生生产农艺过程的技术,包括耕整地、覆膜、播种、植保、收获等农田作业机械化技术和机械脱壳、机械榨油等加工技术。 目前核心内容是播种和收获环节,这也是 2 个占用劳动力多、劳动强度大的生产环节。 花生铺膜播种联合作业,一次可完成碎土镇压、翻土筑畦、开沟施肥、覆土刮平、喷洒农药、铺展地膜、打孔播种、起土盖种等多道工序,作业效率高、质量好。
2、 多台,铁茬播种面积超过 00 万亩),今年已得到更大面积的推广。 夏玉米铁茬播种主要有下述优点。 (1)改良土壤,保护环境。 如果直播其它作物,农民往往是先焚烧麦茬后再播种,这样容易使土壤板结,盐碱化。 焚烧后形成的烟雾又污染了环境。 夏玉米铁茬播种既改良了土壤,又保护了环境。 (2)增加肥效,提高地力。 由于不深耕,麦茬留于地表,接受阳光多,气温高,比埋在地里腐烂快
1、、灌方便的菜地或旱田地,稻田秧床应选择地势较高的田块。 秧床要整平整细,颗粒不能超过直径 2 厘米,秧床宽度 米、长度30 米左右为宜,每 667 平方米秧床上施磷酸二铵 10 千克、尿素 5 千克。 1 厘米筛孔的筛子过筛,按每盘 克准备,底土占 2/3、盖土占 1/3 备用;选择腐熟的猪粪或牛粪进行过筛,将准备好的育秧底土与过筛的腐熟粪按 41 的比例均匀混拌,拌完后进行调酸,堆积待播。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床管理复杂、移栽劳动强度大等缺点,由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与江苏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研制的棉花机械化微钵育苗技术突破了长期以来棉花育苗依靠手工作业的传统模式,达到了棉花育苗省工、省力的目标。 目前机械化微钵育苗技术处于试验示范阶段,还没有大面积推广应用,农户对该技术的了解和掌握不充分。 为此
1、米收获机械化存在问题目前玉米收获机械化主要存在 3 大问题,一是机具问题,二是农艺与农机结合的问题,三是使用问题。 具问题机具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适应性普遍较差,二是损失率过大。 玉米收获机械化的适宜行距多为 600700有的地方行距 350400于收获机 2 行距是不可调的,作业时不可避免地将部分玉米株推倒,而无法正常进入割台,结果被收获机连同植株上的玉米穗一起被粉碎,玉米收获后
1、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或保留高根茬秸秆 30%以上和作物残留物覆盖率不低于 30%的耕作技术。 是一项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先进耕作技术。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与传统耕作技术相比可减少土壤风蚀、水蚀,减少土壤流失和抑制农田扬尘的功效,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能明显提高旱区粮食产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
2、秆、灭茬、开沟、施肥、播种、镇压等项作业。 既可在直立玉米秸秆或玉米秸秆粉碎还田地中播种小麦,也可以在高麦茬地中播玉米。 二、高浓度粒状复合肥或复混肥作底肥由于小麦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是利用秸秆及残茬覆盖保护土壤,无需再施有机肥,但必须用高浓度粒状复合肥或复混肥作底肥,以满足小麦前中期的生长发育需要。 一般要求氮磷钾有效含量在 40以上,并且最好是选择突出磷肥的复合肥或复混肥,亩施量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