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效率
实验 ( 1)单摆实验 a. 动能和势能的大小的变化是根据 什么进行判断的。 为什么。 m不变,所以动能大小是根据 v判断, 势能大小是根据 h判断。 期中复习 b. 根据观察内容设计记录表格,将观察情况填写在记录表格中,分析表格中的记录,你得出什么结论。 v h Ek Ep A到 B B到 C 动能可以转化为重力势能 重力势能可以转化为动能 动能和重力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变大 变小 变大 变小
量 G/N 斜面高度 h/m 沿斜面拉力 F/N 斜面长 s/m 机械效率 1 较缓 10 1 2 较陡 10 1 45% 3 最陡 10 1 60% ⑴ 小明探究的是斜面的机械效率跟 _______的关系。 在第 1次实验中,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物块和斜面的内能增加了约 __ . ⑵ 分析表格中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在斜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斜面越陡,机械效率越。
苹果提升 1米,求: ( 1)机械效率 ( 2)克服摩擦做的功 三、改变物重求绳的拉力 例:某人使用动滑轮将质量为 10千克的重物匀速提起,机械效率为 80%。 若此人用同一滑轮匀速提升质量为 20千克的重物 机械效率为多少。 (不计摩擦, g=10N/Kg) 五、水平方向的机械效率 如图:用动滑轮拉着物体以 5厘米 /秒速度匀速运动 , 已知物重为 60牛 , 弹簧秤
是额外功。 提水桶所做的功是有用功,提水所做的功是额外功。 2 3 对沙子做功 对桶做功 克服重力做功 对沙子做功 对桶做功 对滑轮做功 对沙子做功 对口袋做功 对滑轮做功 600J 600J 600J (W有 ) (W额 ) (W有 ) (W有 ) (W额 ) (W额 ) 120J 120J 60J 30J 60J 2400J —— 有用功跟总功的比
,也可以说有用功在总功中占有 60%,另外的 40%是额外功 . 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 60%,它表示什么意思。 用一个动滑轮把 500N的重物 提高 1m,所用的拉力是300N, 在此过程中有用功为多少。 总功为多少。 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 F=80N的拉力作用下 ,将一个重为 180N的物体匀速举高 1m,绳重、摩擦不计。 求 :( 1) W总 =。 ( 2)
实验中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 1)弹簧测力计要调零。 2)要匀速拉动物体。 3)拉力的方向要与斜面平行。 4)测量过程中要保持斜面固定。 5)读数要准确并及时记录数据。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方案 三种斜面 设计实验方案: 大家一起动动脑。 实验探究方案分析: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探究方案 控制的变量 斜面倾斜程度 斜面粗糙程度 物体重力 探究 η 与 倾斜程度 的关系
子 的自由端拉力 通过 的距离为 4 m, 已知: G=400N h=2m S=4m F=250N 求: W有 W额 W总 η J8 0 0m2N4 0 0 hGW 有解:sFW 总 J1 0 0 0m4N2 5 0 W额 = W总 — W有 =1000J- 800J=200J 三 .例题 %80J100 0J800 总有WW例 2. 用一动滑轮将重
4米。 ( 1)这个人做的总功是多少焦。 ( 2)有用功是多少焦。 ( 3)额外功是多少焦。 ( 4)这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已知: G=2020 N,F=800N S=4m 求: W总 W有用 W额外 η 答:(略) F G 解 (1)W总 =FS=800N 4m=3200J (2)W有用 =Gh=2020N 1m=2020J (3)W额外 = W总 - W有用 =3200J -
3、高(低)的原因是什么。 你认为采取哪些措施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练习 3: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实验装置如下图:(1)通过表中数据可分析出实验1 是用 (填“甲”或“乙” )图做的实验,实验 2 是用 (填“甲”或“乙” )图做的实验。 (2)请将表中空白处填上恰当的数据。 (百分号前保留整数)(3)通过实验 1 和实验 2 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
3、比例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4、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5、为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倾斜程度的关系,小明利用长木板、刻度尺、弹簧测力计、方木块、小车等器材设计如图实验,请回答:(1)实验中如何改变页面的倾斜程度。 (2)在这个探究实验中,需要计算的物理量有哪些,并根据所测物理量写出表达式。 达标自查:用一动滑轮将重 200N 的砂子提到 9m 高的脚手架上,所用力是 120N,求有用功、总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