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
能卷舌; 大拇指:能弯曲和不能弯曲 …… 【 讨论 】 ( P26) ① 试着概括什么是生物的性状。 ② 举例说出同种生物同一性状有哪些不同的表现形式。 不能。 肉眼仅能观察到某些形态结构特征、行为方式,而无法观察到生物的生理特性等 ③ 仅凭肉眼观察或简单的测量就能知道自己所有的性状吗。 ④ 哪些与父母性状相同。 这些说明什么。 耳垂、大拇指向背侧弯曲、惯用右手。 可遗传。
17个碱基对可以列出___种基因。 情景2:全球人口总数约为60亿。 假设人类基因组中第1号染色体的第1个基因是由 17个碱基对随机排列构成的,那么, 17个碱基对的所有排列是否都有机会出现。 ————。 你与你的同桌相比,这个基因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完全相同的可能性有多大。 —————— 4 17 不是 4 17 二、 DNA片段中的遗传信息 • 1个碱基对组成 1个基因,可以组成 4 种基因 •
亮 苏 脯 ,对氨基酸序列又将产生什么影响。 增加 2个或 3个呢。 GCAAAGTGAGTGCGGTTT CGTTT CACTCACGCCAAA 精 苯丙 苏 组 丙 赖 GCAAAGTTGAGTGCGGTTT CGTTT CAACTCACGCCAAA 精 苯丙 天冬 丝 精 谷氨 精 苯丙 亮 苏 脯 GCAAAGTTTGAGTGCGGTTT CGTTT CAAACTCACGCCAAA
发现,马蛔虫的精子和卵细胞都只有 2条 染色体 (由每一对里的一条组成), 而受精卵则又恢复到 2对染色体。 那么,是不是所有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都是这样的呢。 1890年德国细胞学家鲍维里, 1891年德国动物学家亨金,通过对多种生物的观察研究,证实了 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 对 对 对 对 ( 条) (
_是生物多样性和特异性的物质基础。 【课堂基础检测】1.关于基因的概念,错误的是( )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B.基因是DNA上有一定功能的特异性碱基排列顺序C.基因是染色体的一段 D.基因是控制遗传物质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2.遗传信息是指DNA分子中的(
学方法 ,通过数学比较、对比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深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引入 DNA指纹技术的科普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为认知 DNA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打下基础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 课本本节内容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 1 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
结论: 基因 细胞代谢 编码跨膜蛋白( CFTR)的基因 缺失 了 导致 CFTR蛋白 缺少 , 影响了 CFTR蛋白 患者支气管内黏液增多 黏液清除困难,细菌繁殖, 肺部感染 结论: 基因 性状 2. 性状除了受基因控制,也受 影响。 五.习题检测 ( ) A.基因的遗传定律 B.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C.中心法则 D.自然选择学说 , F1在强光低温条件下开红花,在遮阳高温条 件下开白花
mRNA(信使 RNA) 另外,教师补充: RNA 的在细胞中有三种 tRNA (转运 RNA) (板书) rRNA (核糖体 RNA) 二、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板书,只写标题)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初步对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形成大致印象。 然后利用多媒体,动画显示转录过程。 教师:结合课本示意图和课件动画演示,一步步详细讲解转录过程。 板书:(让学生总结,将课本知识建立起有机联系)
的修改;鼓励学生展示小组讨论结果;最后阐述中心法则的基本内容。 〖提示〗。 实验证据指出了原有的中心法则所 没有包含的遗传信息的可能传递途径,是对原有中心法则的补充而非否定。 传信息从 RNA流向 DNA、从 RNA流向 RNA的结论是确信无疑的,而从蛋白质流向蛋白质的途径是有可能存在的。 ,如图: 引导学生阅读 教材 P6970, 〖问〗 如何用中心法则 来解释豌豆的圆粒和皱粒这一对相对性状。
相同条件下切成肽段,通过电泳对二者进行分析,发现有一个肽段的位置不同。 这段有区别的肽段的氨基酸 顺序参 见教 科书图。 问题探讨 幻灯展示 “ 问题探讨 ”中的事例,并提出问题。 原句: THE CAT SAT ON THE MAT 错句: KAT SAT ON THE MAT HAT SAT ON THE MAT CAT ON THE MAT 问题: 3个句子与原句在字母上的变化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