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
检查。 周五全科护士总体分析质量工作,强调质量改进要点。 (二) 站护士长质量管理 目标对本单元的护理质量每日重点监控 、 检查 、 评 估 、 分析 、 不断持续改进。 (三)质量安全会议 半年召开急诊科质量安全分析会 , 全体护士参加。 月召开科室质量安全会议。 急诊流水护士资质及工作要求标准 一、 一年护士 :( 毕业第 1 年) 1 个 月,具体带教内容见“带教实习要求”。 满 1
加强宣传,重点管理,要求每个医生对每个患者进行详细的询问门诊日志的项目,并进行仔细填写,每月底每个门急诊医生必须交本月的门诊日志,主任认真检查,若有缺项的立即补齐,没有填写门诊日志的医生第一次罚款 200元,以后没有完成将成倍递增进行处罚。 效果评价 经过教育,绝大多数医生能认真填写及时上交,杨文良没交本月日志罚款 200元,若有下次翻倍重罚。 其他医生能较好完成。 质控员签字 2020 年 4
( 20) 急诊用运输工具、急救医疗设备及急救药品等做到定品种、定数量、定位置、定专人管理,并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保持性能良好齐全。 医疗器械、设备、物品完好率要求达到 100%。 ( 21) 有平时呼救和大规模灾害事故以及常见危重病的急救预案。 接到呼救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出动并到达急救现场。 ( 22) 医疗事故率 0。 急诊工作人员规范化培训: 急诊人员培训规划: ( 1)
,及时通知医务科或总值班分流病人、组织各相关科室医师、护士等共同参与抢救。 对危重、体弱、残疾的病人,若需要进一步检查或转科或入院治疗,首诊医生应与有关科 室联系并亲自或安排其它医务人员做好病人的护送及交接手续。 因不执行首诊负责制而造成医疗差错、医疗争议、医疗事故,按医院有关规定追究当事人责任。 二、 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 19 疑难危重病例讨论目的在于尽早明确诊断,制定最佳诊疗方案
更助于提高全科医护人员的急救水平。 经过努力,一年来,我们急救水平及急救含金量明显提高,今年10 月份,曾成功救治一例因溺水致心跳呼吸停止 5 分钟的 1 岁男性幼儿。 此外,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 (ami),早期脑梗塞;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度心衰,大量脑出血,大面积脑梗塞,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胰腺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mods 等多种急危重症,效果显著。 为适应现代医疗市场的发展
不适,可增加至 810 滴 /分,第 1 瓶应大于 2 小时;第 2 瓶起滴速可增加至 10~ 12 滴 /分,大于 1 小时,并注意观察反应。 在输注过程中应根据患儿的心率、血压变化及时调整输液速度,如出现心率过快、血压过高,患儿出现烦躁、头痛、胸闷、恶心等症状时,应暂停或减慢滴速,待症状消失后再缓慢滴注。 在输注过程中,应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单一静脉输入,密切观察全身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周一小查,一月一大查,对环节管理、凝难病历讨论、三级医师查房对病情变化的处理意见要重点监控,促进基础质量持续改进和提高。 3.设备管理 要强化对急诊设备的定期维护、监测并专人管理,及时发现问题排除故障,使抢救设备的完好率达到 100%。 加强训练规范使用,使医护人员能够熟练掌握,正确使用,确保安全运行,以满足患者急救需求。 严格院内感染。 加强心肺复苏技能的训练,使心 肺复苏技能达到高级水平。
染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工作标准,防止传染病的传播,做好自身防护,消毒隔离,医疗废物管理,严防交叉感染。 5. 科内人员 三基 合格率 100%,继续教育完成率 100%。 科内护士参加医院举办的 ,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6. 经过不断的学习、培训,能熟练的进行心肺复苏等抢救工作,且做到出诊即时,各流程熟练
寸 侧腹部从神阙、通过天枢穴至侧腹部确定为 6 寸,是指病人平卧时,侧腹部的止点至神阙穴两个穴位点之间的水平线上的直线距离为 6 寸。 二、腹部常用穴位的定位和功能 1 中脘 定位:神阙穴上 4 寸的任脉上。 功能:主治胃炎、胃溃疡、胃下垂、胃痛、消化不良、呕吐、腹胀、腹泻、便秘、痢疾、高血压、神经衰弱、精神病、虚劳吐血、气喘等疾病。 2 下脘 定位:神阙穴上 2 寸的任脉上。 功能
他病人的赞许。 对患者的 2 意见及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讨论整改,不断提高服务形象。 ㈣ 科学化、制度化的护理管理,重点监督制度落实情况。 有效利用人力资源,进行分组连续性排班,减少交接班次数,通过高年资护士的动态质控,减轻年轻护士的工作压力和减少护理隐患,保证各班的护理质量。 对质控员进行明确分工,专人负责各区域的物品、工作流程等管理,发现存在问题,及时反馈并讨论修订,保证各区域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