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
2、时浇好越冬水麦田浇冬水,具有踏实土壤、平稳地温、保苗安全越冬的作用。 据对浇过冬水一个月后的麦田测量,表土层 0米日最低温比不浇冬水的麦田提高 1,足见冬水保苗越冬的作用。 同时冬水还能满足小麦越冬、返青时段的生长需要,起到一水两用的作用。 冬水一般从立冬始到小雪节结束。 今年全市麦田均为趁墒播种,经过出苗、分蘖阶段的水分消耗,要安全越过漫长冬季,需要因地制宜浇好冬水。
强管理促增产 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副研究员臧秀旺说,近来雨水较多,花生田的管理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及时清理沟畦,排除田间积水由于近期雨水较多,花生田沟畦遭到了破坏,不利于田间积水的排出,导致土壤缺氧,影响花生根部呼吸及营养物质吸收。 因此应及时清理沟畦,排除田间积水,创造适宜的土壤环境,促进花生生长。 中耕除草,破除板结花生田受淹后,土壤容易板结,及时进行中耕,可以散去多余的水分
1、期受台风影响,我省出现了连续强降雨天气,预计今年中、晚稻中后期纹枯病、稻曲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螟虫等主要病虫发生量大、危害严重,局部地区稻瘟病和细菌性条斑病严重发生。 因此,要切实做好水稻中后期病虫害防治工作,一是及时排干稻田积水,采用干湿管水方式控制病虫危害;二是在水稻破口前 37 天、始穗期两个施药关键时期,根据病虫害发生种类选用23 种对口农药混合喷施,药液量为 4560
2、要品种有龙丹 26、龙丹 13、四密 21、硕秋 8、海育 5号、海育 6号、天利 21、四单 19、黑 301、吉单 27、吉单 252等。 此外,部分市县还出现了由斑须蝽刺吸为害导致的玉米“烂心病”,其症状为心叶扭曲成鞭状,心叶表面皱缩,逐渐透明并出现不规则的孔洞,第 6片叶包在里面,无法抽出,严重的根部出现分蘖,其症状与顶腐病的最主要区别是根部正常。 鉴于当前病情仍在发展
2、叶斑病,每亩可用多菌灵 60 克、百菌清 60 克或三唑酮 60 克对水 30 公斤喷施叶面,隔 7 天喷一次,连喷两次。 隔行去雄玉米在刚抽雄穗时,隔一行去一行或隔两行去一行雄穗,有利于通风透光,节省养分,减少虫害。 去雄的方法是:在雄穗刚抽出一半时,隔行拔除,也可用镰刀掠去。 去雄时应注意的是:千万不要损伤顶端叶片,也不能砍掉果穗以上的茎叶,以免影响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
1、棚环境的消杀处理:强化“环境”观念,严格消毒杀菌。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蘑菇生产环境每况愈下,诸如污染菌袋、带病菇体以及栽培废料的随意乱弃,使其成为新的“病源基地”,造成病害频发,并伴发交叉感染,使持续生产的难度越来越大,该现象自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就开始显现,至今得不到有效治理。 对于基地型生产,我们一直强调这个“环境”的改善问题,在无法做到大面积治理的条件下,在基地内可强化消毒杀菌措施
1、播早稻是一种省工省种、高产高效的栽培方法,具有分蘖早、分蘖多、分蘖节位低、株型较好、群体协调、根系生长浅和成穗率高等特点,因而受到广大稻农的欢迎。 但与其他稻作方式相比,其季节较紧,全苗、匀苗难,草害发生较严重,后期易出现倒伏现象。 因此,应切实抓好中后期的田间管理工作。 个高峰期。 第 1 个高峰期出现在播种后 5 天7 天,以稗草、千金子等杂草为主;第 2 个高峰期出现在播种后
)轻施提苗肥。 移栽后 7 天每亩施腐熟粪水 2000斤,或用尿素 4斤兑水 1000 公斤淋施,以促进根系生长,打好高产基础。 (2)早施壮秆肥。 玉米苗具 5叶时,亩施硫酸钾复合肥 斤、尿素 料点施于离玉米茎秆 8米的畦面上并覆土。 (3)巧施攻苞肥。 在大喇叭口期前 2施攻苞肥,亩施硫酸钾复合肥 10 公斤、硫酸钾 5 公斤,叶色偏黄的田块可增施尿素 4斤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特别加强管理。 油菜的蕾薹期是油菜早发稳长达到根强、杆壮、枝多,为争取角多、粒多、粒重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也是油菜吸收氮、钾养分最多的时期,此阶段氮、磷、钾营养供应充足与否,对单株有效分枝数和角果数有主要的影响。 湖北地区油菜蕾薹期是从元月底至 3 月上旬,约为 30 天左右时间,此阶段,气温逐渐回升,光照时间逐渐增长,雨量充沛,自然气候对油菜生长发育非常有利
飞虱是危害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一般重施和偏施氮肥的稻田,禾苗生长浓绿,田间荫蔽,有利于稻飞虱的发生;密植和长期灌深水的稻田,稻飞虱的发生与危害更重。 晚稻灌浆成熟期,由于气温高、湿度大,极有利于稻飞虱的发生,如疏于防治,认为反正晚稻快收割了,不要用药防治,则易造成“穿孔”死苗,产量大减。 用药剂防治稻飞虱,有些农户见虫就打,实际效果并不好,既增加了用药成本,又影响了稻米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