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校
、省护士学校、省妇女学校等专业学校。 民国 34 年建县立简易师范学校。 1956 年 通江中学 招收高中班。 1959 年建通江师范学校。 1976年试办共产主义劳动大学, 1982 年更名为县农民技术学校(注: 2020 年农校并入实验中学校址,该校址成立通江县第三中学)。 现全县有小学 532 所,普通初中 l9 所,普通高中 5 所,其中通江中学为省级重点中学,其中职教中心,并实验中学
的青春岁月奉献给了抗战事业,为国家独立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他写下的无数诗作中, “ 功名富贵浮云耳,仰止高山直到今 ” 甚能表达他不移的心志与豁达的胸怀。 70年前的 1947年, xx— 中 学生举行了抗暴斗争运动,吹响了 “ 蒋家王朝即将灭亡 ” 的号角。 当年参加这场学生运动的其中一位代表,游德馨同志今天也莅临现场。 一中人坚信,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淹没。
侧面反映出吉大人才培养的成效与荣耀。 青蓝相继,薪火相传。 新一代吉大学子坚守理想、追求卓越,在他们当中,有的坚持钻研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用理论破解现实问题中不断发展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 义;有的用知识和青春献身国防,在科技强军、保卫祖国中建功立业;有的放弃了在名校工作的机会,扎根西部服务基层;有的在本科阶段就在天文学世界排名第一的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有的从逆境中成长为自强自立大学生标兵,在
县立初级中学。 川陕苏维埃政府时期,建彭杨军事学校,青年团校、省苏维埃学校、省护士学校、省妇女学校等专业学校。 民国 34 年建县立简易师范学校。 1956 年 通江中学 招收高中班。 1959 年建通江师范学校。 1976年试办共产主义劳动大学, 1982 年更名为县农民技术 学校(注: 2020 年农校并入实验中学校址,该校址成立通江县第三中学)。 现全县有小学 532 所,普通初中 l9
m2,建筑面积 4800m2,教学班 39 个,教职工116 名,学生 2602 人。 学校率先在全市建成了校园多媒体电视教学系统和红领巾电视台,拥有网络教室、微机室、多功能教室、钢琴室、舞蹈房、实验室、阅览室等一流的设施,整个校园环境幽雅怡人,充满了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 首 任校长胡素民 “ 严慈兼用 ” ,常以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