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
减低见于各种贫血、缺铁性贫血、阻塞性黄疸、脾切除术后及某些血红蛋白病。 7 天 葡萄糖 6磷酸脱氢酶( G6PD)缺陷筛查 比色法 EDTA、肝素、 8h 1 天 禁止 通过检测两个酶的活性比值计算 G6PD/6PGD,可正确判断 G6PD 是否缺乏,此方法有效的提高了女性杂合子的检出率。 本实验适用于婚前检查,产前检查,新生儿脐血检查,以及贫血、黄疸、溶血等血液病的鉴别诊断。 7 天
看是否建立危急值报告制度,查危急值报告 记录 , 1例 未 及时报告 扣 2分; 抽样调查结果 ,满意度每下降 1%扣 1分 6 质量保证 ( 25分) 1) 检验科 成立质量管理小组,科主任是第一责任人; 2) 建立室内质量控制程序和室间 评价 管理程序 , 有分析和持续改进措施; 室内质控结果在质 时, 方可发出检 验 报告; 3) 建立检验前质量保证体系,包括 患者准备、标本采集、标本运送
内部指定的暂存地点。 在运送前,检查包装物或容器的标识、标签及封口是否符合要求,不得将不符合要求的医疗废物运送至暂存地点。 十一、医疗废物回收人员应具备必要的职业安全防护措施,掌握必要的医疗废物分类中的安全知识、专业技术、职业卫生安全防护知识,能在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等意外情况时做出正确的紧急处理。 十二 、医院感染管理科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定期对医疗废物的分类管理等进行监督检查,发
即报告医院保卫科。 (五)感染管理制度 、送检,必须有统一的容器留好,不得外溢和污染。 、指尖采血,必须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和采血针,做到一人一针一管。 便、尿标本一律用一次性便盒、尿杯。 ,必须先经消毒、灭 菌或相应措施处理后,方可弃去或焚烧。 细菌培养用的废弃标本(含各种培养基和培养物)必须经消毒或高压灭菌后弃去。 ,必须经消毒处理后集中,按规定处置。 、放有检验标本或其他传染物品的冰箱
日、周、月、季度)保养制度和记录。 三、建立并实施急诊检验结果登记和通知制度。 四、为进一步加强传染病疫情的报告,有效控制传染病的流行,我们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对具有传染性较强的疫情在报告结果 24小时内报告上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络直报,没有漏报现象。 五、在临床用血方面
门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评估,并提出持续改进意见。 23 JYKZD核心制度 查对制度 生效日期: 2020年 2 月 25 日 修订日期: 2020 年 2 月 25 日 核心制度 查对制度 QDBYJYKZD019 (一 ) 采集标本时: 门诊病人:认真查对科别、姓名、性别、年龄、检测项目、标本(质、量)。 住院病人:认真查对科别、住院号、床号、姓名、性别、检测项目、标本(质、量),同一病人
试剂技术参数、试剂重复性、准确性、稳定性、灵敏度、线性试验报告,本科室试用评价等。 进新试剂须考察试剂生产许可证、销售许可证、公司执照、试剂技术参数、试剂重复性、准确性、稳定性、灵敏度、线性等试验报告等,并进行试用,做试用评价,试用评价经科主任签字后备案。 试剂在使用过程中发生问题,要分析原因,并做好记录归档。 做好临床应用评价。 编写人 审核人 批准人 生效日期 废止日期 XXX XXX XX
审核,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检验结果可疑时应进行复检,不得草率发出。 五、审核过的报告单, 病房检验报告由专人送到 医生办公室 并有接受报告签字。 门诊报告凭交 “化验单收
,且标本已处理,需再次采取标本检验者。 ,已发出报告,或发错血而未造成严重后果者。 4.登记报告 ,当事人或科主任发现者应立即向专业组长报告,尽快进行补救并 填写差错事故记录本,严重者及时报告,必要时报告院医疗部、院领导。 ,应该填写差错登记本,并注明处理结果。 无论发生一般差错、严重差错或检 验事故均应由实验室及时登记,查明情况,保留标本,主动向科主任报告,不得隐瞒,并要迅速采取措施
员培训考核记录、生物安全检查记录、健康监护档案、事故报告、分析处理记录、废弃物处置记录、实验记录、菌 (毒 )种和样本收集、运输、保存、领用、销毁等记录、牛物危害评估记录、生物安全柜现场检测记录、消毒、灭菌效果监测记录等。 生物安全资料档案原则上不外借。 因工作需要复制档案资料者需经批准。 超过保存期限的档案资料、记录,应通过生物安全委员会的讨论、鉴定,批准是否实施销毁,销毁应至少两人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