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评价
用的冷水(热泵)机组或单元式空气调节机的性能系数 ( COP)、能效比( EER) 8 比山东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 DBJ 140362020) 中 的有关规定值高一个等级;带空调的成品房和集中购置空调器进行空调的建筑,选用现行国家标准《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源效率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 GB ) 节能型及以上的空调器。 制冷空调设备采用对大气臭氧( O3)层无破坏作 用的制冷剂。
20 20 节能与能源利用 一般项得分和达标情况小结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控制项 在方案、规划阶段制定水系统规划方案,统筹、综合利用各种水资源。 建筑水(环境)系统规划方案内容应包括: 1. 项目所在地区水资源状况、气象资料、市政设施情况的说明; 2. 缺水地区和城市应考虑非传统水源的利用方案,如中水回用、雨水利用和海水利用等; 3. 项目采用节水器具、设备和系统的方案。 按照方案核查实施情况
积的 30%,建筑幕墙具 有可开启部分或设有通风换气装置。 建筑外窗的气密性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 GB 7107规定的 4级要求。 合理采用蓄冷蓄热技术。 利用排风对新风进行预热 ( 或预冷 ) 处理,降低新风负荷。 全空气空调系统采取实现全新风运行或可调新风比的措施。 建筑物处于部分冷热负荷时和仅部分空间使用时,采取有效措施节约通风空调系统能耗。 13
和水体的面积之和占绿地面积的比例达到 30%,得 3 分; 2 合理衔接和引导屋面雨水、道路雨水进入地面生态设 15 施,并采取相应的径流污染控制措施,得 3 分; 3 硬质铺装地面中透水铺装面积的比例达到 50%,得 3分。 设计评价内容: 场地地形图; 景观绿化总平面图;雨水综合利用方案或雨水专项规划设计方案; 有调蓄雨水功能的绿地和水体的面积之和占绿地面积的比例 计算书;
筑的评价分为设计阶段的评价和建成后的评价。 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住宅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和公共建筑评价指标体系。 对新建、扩建与改建的住宅建筑或公共建筑设计阶段的评价,应在其施工图设计完成后进行。 对新建、扩 建与改建的住宅建筑或公共建筑建成后的评价,应在其投入使用一年后进行。 绿色建筑的评价以建筑群或建筑单体为对象。 评价单栋住宅时,凡涉及室外环境的指标,以该栋住宅所处住区环境的评价结果为准。
园林绿化提供遮阳。 室外透水地面面积比不小于 45%。 增强地面透水能力,可缓解城市及住区气温升高和气候干燥状况,降低热岛效应,调 节微小气候,增加场地雨水与地下水涵养,改善生态环境及强化天然降水的地下渗透能力,补充地下水量,减少因地下水位下降造成的地面下陷,减轻排水系统负荷,减少雨水的尖峰径流量,改善排水状况。 本条所指透水地面包括自然裸露地面、公共绿地、绿化地面和镂空面积大于等于
比例评分规则 采用工业化生产的预制构件,评价总分值为 5分,根据预制构件用量比例按表 的规则评分。 表 预制构件用量比例评分规则 采用整体化定型设计的厨房、卫浴间,评价总分值为 6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 采用整体化定型设计的厨房,得 3分; 2 采用整体化定型设计的卫浴间,得 3分。 可重复使用隔断(墙)比例 Rrp 得分 30%≤ Rrp< 50% 3 50%≤ Rrp< 80%
、管道的设置便于维修、改造和更换。 对空调通风系统按照现行国家标准《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 GB 19210 规定进行定期检查和清洗。 . . 10 办公、商场类建筑耗电、冷热量等实行计量收费。 优选项 具有并实施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管理业绩与节约资源、提高经济效益挂钩。 16/39 附 表 1 江苏省绿色建筑评价控制项审查表 住宅建筑 评审 指标 审查要点 审查 结论
事项及工作内容 办公楼、商场类建筑中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不低于 20%、旅馆类建筑不低于 15%以上。 设计单位 咨询单位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控制项 建筑材料中有害物质含量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 18580~ GB 18588 和《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 GB 6566 的要求。 全部 达标 业主单位 设计单位 施工单位 建筑造型要素简约,无大量装饰性构件。 业主单位 设计单位 咨询单位 一 般
1 常营经济适用房 B 标段 89廉租房 1 星 22 运行标识 环境国际公约履约大楼 公共建筑 3 星 23 腾达大厦 1 星 ( 2) 绿色建筑和低能耗示范工程 近年来北京市绿色建筑发展取得明显成果,截至 2020 年底,国家会议中心、奥运村等14 个民用建筑被列为绿色建筑和低能耗示范工程,总示范面积达到 万平方米,具体项目情况见下表。 表 3 北京市绿色建筑和低能耗示范工程 序号 项目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