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油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黄山牌豆汁酱油合肥酿造厂生产的“黄山牌豆汁酱油”,是以脱脂大豆、麸皮和标准面粉为原料,经高温蒸煮、纯种制曲后,加入 1315水制成酱醅,固态发酵,再用二级酱油加入酱醅进行稀醪发酵,循环浸淋,取其原汁,日晒夜露而成,产品色泽红褐、酱香浓郁、鲜咸可口、风味独特,在 1983 年度安徽省商协调味副食品质量评比中,荣获同类产品第一名。 制作方法 )原料配比
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江苏紫菜酱油和紫菜酱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和扬州四美酱品厂合作研制的紫菜酱油、紫菜酱已在南京通过技术鉴定。 制作方法 紫菜酱油是在基础酱油里加入一定配比的紫菜,然后进行保温抽提,再加入防腐剂并进行过滤即成。 紫菜酱系列利用制取紫菜酱油的滤胶体(干紫菜亦可)为原料,加入面粉发酵而成,工艺过程和普通酱一样。 这两种调味品加工方便,无需增加新的设备,一般酿化厂均可生产。
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化学鱼酱油蚌肉是贝类经济价值较低的一种,除鲜销外可制成化学酱油。 其制品蛋白质含量很高,一般超过黄豆酱油,而且鲜味也好。 制作方法 将原料浸入盐酸(其它酸亦可,唯不及盐酸适宜),进行分解,用酸量为鲜原料的1520%(如果用其它鱼副产品或废弃物,则视原料的干、卤、鲜等具体情况而确定用酸量)。 盐酸浸过原料,置于耐酸缸或蒸发皿内,以文火加热,保持 80105,缸盖上面穿孔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花生壳酱油花生壳酱油一、部分代替豆饼 花生壳的主要成分为半纤维素及纤维素,而蛋白质及淀粉含量为数不多,如单用其酿制酱油而不补加一些蛋白质原料(如大豆饼或花生饼之类)和一部分淀粉质原料(如小麦麸皮或碎玉米之类)则制出的酱油质量(包括酱油的色、香、味和理化指标),很难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0% 大豆饼 30% 麸皮 40%0% 大豆饼 30% 麸皮 20% 玉米
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河豚鱼子酱油的加工河豚鱼子蛋白质含量高,但含剧毒。 经过高热强酸分解、强碱中和等化学作用,毒素可以消失。 利用河豚鱼子作原料,制成水产酱油,其加工方法为: 1腌制 将鱼子洗净,用盐(以 810为宜)腌渍。 这样腌后,既能保藏,又可除去腥味。 2分解 原料与盐酸(工业用波美度 19)比例为 100:50,入搪瓷反应锅(或耐酸缸),加入盐酸量 50的水,升温加热至 105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海带保健酱油酿制工艺海带作为一种天然食品,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它含有陆地植物稀有的硒、碘等具有特殊生理活性的物质,以及硫酸黏多糖、昆布多糖等多种具有抗病毒,抗肿瘤作用的活性多糖。 由于海藻类生物生活在海洋中,在其生长代谢过程中,富集了海水中的无机元素。 因而可以说,包括海带在内的海藻类是人类获得无机元素的食品宝库。 现介绍一种采用酶法制作海带富碘保健酱油的技术。 一
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甘薯干酱油制作方法: 入小半瓶蛋白发酵菌(可向酱油厂购买),拌和均匀,放入曲盘内,经过 45 天,即成黄酶曲。 25公斤甘薯干放在甑子里蒸煮,煮 2小时后揭开甑盖,往料上洒水,至薯干湿润均匀为止,盖上盖子再蒸 1小时,然后出甑。 把薯干倒在簸箕内,扒平摊放(约 45 厘米厚),当薯干温度降至 40左右时,加入黄酶曲,加 5公斤麦麸皮,5 公斤豆饼,混合均匀后扒平摊放(约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风味黑豆制品酱油豆的制作方法当今,黑色保健食品风靡于世,黑豆发酵制品具有开胃增食、消食化滞、除烦平喘、驱风散寒、抗菌抗氧化作用,在豆制品中首屈一指。 现将适合家庭生产的风味黑豆制品、原料及配方:黑豆 50粉 40 15椒 10足量。 二、工艺流程:选豆浸泡蒸煮炒面拌豆制曲洗霉初发酵配料入缸发酵成品。 三、操作方法1、选豆。 选择籽粒饱满、皮薄肉厚、无霉变的小黑豆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低盐酱油生产技术需要限制钠摄取量的高血压症及全身浮肿患者如果食用一般酱油,即使注意节制其使用量,也不会产生预期的节制效果。 因此,必须生产和销售少盐酱油和少盐酱。 低钠(减盐)酱油每 100 克酱油只含食盐 9 克以下,其他显味成分的含量基本与酱油相同。 制作方法开始发酵时投入低食盐水,通过添加酒精和大量酵母代替食盐防止发霉,抑制腐败现象的发生。
1、几年,金针菇种植在我国一些地方发展很快,大部以鲜销为主,造成旺季积压,淡季缺货。 这种局面既不利于保护菇农的积极性,又难以满足市民对菜篮子的要求,为解决这一难题,经过多次实验,终于做出了具有浓郁山西风味的“酸辣金针菇”和“菇味酱油”,为金针菇的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提供了新途径。 1、料:金针菇,优质红辣椒,花椒,山西老陈醋,精盐,味精,精炼植物油,酱油。 备:不锈钢锅,真空塑料袋封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