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词语卡片。 说出下面字的读音。 神 常 盯 或 者 苦 终 剧 二、细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说说从这一自然段的讲述,你知道了什么。 理解“眼睛没神儿,不是唱戏的料”是什么意思。 师傅为什么说梅兰芳不是唱戏的料子。 相机板书:不是唱戏的料 填空练习:因为梅兰芳 ,所以师傅说。 师傅说梅兰芳不是 ,是因为。 指导朗读第一段。 过渡:梅兰芳的师傅可是个唱戏的行家,他说梅兰芳不是唱戏的料
、分的意义. (二)难点 空间观念,几何识图能力的培养. (三)疑点 角的和、差、倍、分的意义. (四)解决办法 通过学生主动参与,在自觉与不自觉中掌握知识点,再经过练习,解决难点和疑点.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或电脑、一副三角板、自制胶片(软盘)、量角器. 六、师生互动 活动 设计 七、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在角的比较中掌握方法,理解相应概念
裴文中先生惊喜地发现了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轰动了全世界。 从此,“北京人”名扬世界了。 那么,“北京人”生活在什么时候呢。 又长什么样子呢。 请看头像模型。 [展示古猿头像,北京人头部复原像模型 ] [师问 ]北京人与古猿相 比,面部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观察、比较、讨论,教师小结) 北京人前额低平、后倾,眉脊高突,吻部前伸,没有明显下额。 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前的北京人
哪里出土的。 2.甲骨文是怎样被发现的。 3. 甲骨文记载了什么内容。 4. 甲骨文的发现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师: 1.介绍殷墟(略) 2.补充清末王懿 荣的小故事(略) 3.现在出土的甲骨文有十几万片,已发现的甲骨文单字有 5000 多个,考释过的有 2020 多个。 那么甲骨文里到底记载了什么内容呢。 要知道甲骨文的内容,首先必须了解商代贵族王室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 那就是占卜。
撞,问题在交流中 得到解决。 在充分的感知、体验的基础上比较分析,水到渠成的完成求“ 1”的量用方程做或算术法做,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又揭示新知识的本质属性。 再次升化: 教学例 2 ( 1)出示例题,理解题意。 ( 2)比航模组多 1/4 是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说出:是把航模组的人数看作单位“ 1”,美术组少的人数占航模组的 ( 2)学生试画出线段图。 (出示多媒体课件) ( 3)根据线段图
3 思考:为什么旧中国有海无防,而新中国海军能保卫祖国的海疆。 4 军队是保卫国家的钢铁长城,当今世界各国都在千方百计加强国防力量。 但 1985 年,我国宣布裁军 100 万,削弱军队人数的 1/中国在自毁长城,削弱自己的1 阅读 教材 ,结合 图片等 辅助资料 ,做出圈、划 、 2 查阅资料补充人民军队的发展状况。 3 对比 分析 新旧中国的国防变化, 体会 科技强军的重要性。 4
(1)怎样判断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自然段的前面有两个空格。 ) (学生小声自由快速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师生以 “五不 ”要求 (不错读、不添读、不漏读、不回读、不破读。 )评议学生朗读情况。 设计意图:本课的生字词语比较多,对于学生学习来说有一定的困难。 所以,从范读开始,就提出注意字音的要求,并在下面的自由读中时时强调。 认读生字
, yuan 是整体认读音节。 教师范读、领读。 的声调标在 a 上,进行四声练习: yuān(冤案 ) yu225。 n(缘故 ) yuǎn(远方 ) yu224。 n(医院 ) u、252。 的三拼音节。 (1)学生自由拼读。 ɡ- u- an→ɡ uan k- u- an→ kuan h- u- an→ huan (2)回忆 j、 q、 x 和252。 相拼时的读法,学生拼读三拼音节。
2)我们的问题 3)老师的问题: a)简述辛亥革命的背景 b)武昌起义与辛亥革命的关系 c)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原因 d)有人说 “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为什么。 拓展延伸:结合本课内容
88 页 “想想做做 ”第 1 题。 学生各自在教材上填写后,出示答案,全班订正,指导做错的学生纠正错误。 三 .教学例 2。 认识整数部分不是 0 的小数 :小明和小红选完书桌后又选了三样学习用品(出示:教材第 87 页例 2 的商品图) 营业员正好在为这些新上架的商品以元作单位标价。 (四人一 组讨论) 6 角用元作单位是多少元。 为什么 1 元 2 角是 元。 你是怎么想的。 3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