茭白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茭白的深加工技术茭白是一种普通的季节性水生蔬菜,通常以鲜食为主。 其实,在有条件的地方茭白除了可进行必要的贮藏(冷藏)增值外,加工也不失为一条较好的增值路子。 现介绍几种茭白的简易及深加工方法:一、盐渍半成品加工 1、对原料的要求:无论茭白深加工的终端产品为何物,原料均要求为以色白、无虫蛀、无黑心以及老嫩适度(约七八成熟)
1、称蚂蟥,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药用动物,以其干燥全体作为中药,具有清淤消肿、逐出恶血、消炎解毒的功效。 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闭经、跌打损伤、心肌梗死、血栓静脉炎、产后血晕症,近年来配制其他活血解毒药,试用于种瘤的治疗,效果显著。 由于水蛭的药用价值极高,加之近年来水蛭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污染,人们又掠夺性捕捉,野生资源已面临灭绝,因此发展人工养殖水蛭已势在必行。 人工养殖水蛭,以宽体金线蛭为主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块选择。 选择连续几年没有种过茭白,地势低,水源丰富,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及松粘适中的土壤。 2、整地与定植。 整地要求做到田平、泥烂、肥足。 整地前亩施腐熟人粪尿或栏肥 10001500 千克作底肥。 整地后灌水 35 厘米。 6 月上中旬定植,株距 35厘米,行距 80100 厘米,宽窄行种植,每穴定植 12 株。 3、留种。 在 4 月下旬至 5 月上旬
2、,收茭后要放干田水晒田,待田面出现细裂缝后复水。 复水在霜冻来临前进行,一般保持水位 23 厘米,12 月以后可加深水位到 710 厘米,以保护地下根茎安全越冬。 次年 3 月初天气转晴,水位降到 23 厘米。 科学施肥在大寒至立春之间,每亩施腐熟人畜粪 4000 公斤,以保证肉质茎品质好,不发硬。 基肥施用不能迟于 3 月初。 开春后在茭白苗高 20 厘米左右时,结合中耕除草,每亩施尿素
2、多雨有利于发病。 田间遗落的菌核数量多,天气高温潮湿,或茭田长期深灌、偏施氮肥,病害发生严重。 防治方法1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 根据茭株有效分蘖和正常孕茭需要,保持前期浅灌水,中期晒田,后期保持湿润的水浆管理,避免长期深灌。 2结合中耕管理,及时除去下部病叶黄叶,增加田间通透性。 3发病初期及时喷药防治。 可选用 5田安水剂 400 倍液,或 30倍生乳油 1000 倍液,或
2、最适温度 28。 分生孢子萌发适宜温度 28,要求具有高湿条件,饱和湿度或在水滴或水膜中更有利于萌发。 病菌抗逆力较强,干燥条件下可存活数年。 通常在茭白生长期高温多雨,或闷热潮湿,病害发生较重,此外,长时期连作,田间缺钾缺锌,植株生长不良。 有利发病。 防治方法1结合冬前割茬,彻底清理病残老叶,集中粉碎沤肥,减少田间菌源。 施腊肥,春施发苗肥。 病害常发区注意增施磷钾肥和锌肥
2、,雄茭就会增多,最后导致不产茭白。 因此,要选择结茭的植株种,使黑粉病菌代代相传。 如用一年一季茭留种,要让其植株自然枯萎,到第二年用丛中或丛边抽生的嫩芽移栽,以后可用同样的方法进行。 如用一年双季茭留种,应把冬季枯萎的丛中茭株挖去大部分,留中间的少部分,到其在第二年分蘖时,再挖去地下抽生的苗或用分墩的办法,亦有成效。 这既可保留其优良特性,又能多结茭白。 茭白忌连作,一般以 3轮作为宜。
2、进展良好。 为实施万亩茭白无公害工程,他们又千方百计控制空气、土壤、水质对茭白的污染,同时禁止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推广应用生物肥和生物药。 目前,全国首家茭白研究所也在筹建之中。 茭白的季节性很强。 河姆渡除了夏茭之外,还有梅茭和秋茭。 为了实现茭白的均匀上市,河姆渡人采取湿控、光控、肥控、水控等项栽培技术,河姆渡茭白大田采摘从月份到月份基本不间断。 茭白是一种以鲜销为主的水生作物
2、新萌芽后,除去其中长势过旺的墩头。 10 月中旬,再去除秋茭田中的强茭、灰茭,以提高夏茭的产量。 腊台为代表。 其秋茭的收获期在 10 月初至 11 月初。 夏茭的收获期在 5 月中旬至 6 月初。 选种宜在5 月份夏茭期进行。 以分株留种为好。 选种标准为:墩头和分株结茭整齐、一致。 每一撮分株具有 3 个分蘖,其中中间的大分蘖在 5 月上旬已孕茭,整个株型象“鲶鱼须”;茭肉品质好,不发青
2、23 片包叶的茭白,装箱(筐)放进冷库堆码,克的捆,放入网袋,摆放在冷库贮架上,保持库温 01,相对湿度 9598,可安全贮藏 2 个月左右时间。 四、塑料薄膜袋贮藏将经挑选去壳的茭白肉,装入 米厚的聚乙烯塑料薄膜袋,扎袋密封或装入 米厚的打孔聚氯乙烯塑料薄膜袋,每袋装 5 千克左右,入冷库上架摆放,保持库温 02,相对湿度 9598,可贮藏保鲜 2 个月以上时间。 茭白外观、品质均佳,干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