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沪版
1、课 堂 精 讲 课 前 预 习 第 4节 飞出地球 第 5节 宇宙深处 课 后 练 习 能 力 提 升 第十章 从粒子到宇宙 1. 是研究天体运动最基本的方法 . 2. 公元 150年,古希腊天文学家 集当时天文学之大成,提出了以 为中心的宇宙模型 . 3. 波兰天文学家 通过长期的观察和研究,提出了以 为中心的宇宙模型 . 4. 牛顿发现了 定律。 课 前 预 习 观察 托勒密 地球
1、课 堂 精 讲 课 前 预 习 第 1节 认识分子 课 后 练 习 能 力 提 升 第十章 从粒子到宇宙 1. 德谟克里特猜想大块物体是由极小的 组成的,他把这种物质叫做 . 2. 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把能保持物质 的最小微粒叫做分子 . 3. 研究指出,大多数分子直径的尺度为 m 课 前 预 习 微粒 原子 化学性质不变 10. 高山流水,动物植物,天上地下
1、课 堂 精 讲 课 前 预 习 第 3节 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一) 课 后 练 习 能 力 提 升 第九章 浮力和升力 1. 当物体停留在液面上,有一部分体积露出液面的状态叫做 状态 . 2. 当物体全部浸没在液体中,并可停留在液体里任何深度的地方(未碰到液体的底部)的状态叫做 状态 . 3. 物体由液面往下运动的过程叫做 ,相反的运动则叫 . 课 前 预 习 漂浮 悬浮 下沉 上浮 1.
1、课 堂 精 讲 课 前 预 习 第 3节“解剖”原子 课 后 练 习 能 力 提 升 第十章 从粒子到宇宙 1. 人们把比分子更小的粒子,称为 子 . 2. 英国的科学家 发现了带负电的 . 3. 1932年,英国物理学家 发现原子核中不带电的粒子叫做 . 4. 原子核由 和 组成 . 课 前 预 习 原 汤姆生 查德威克 中子 质子 中子 电子 1. 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1、课 堂 精 讲 课 前 预 习 第 4节 神奇的升力 课 后 练 习 能 力 提 升 第九章 浮力和升力 1. 液体是指有固定质量而无固定形状的物体,如气体或液体 、 等都具有 性,统称为流体 . 2. 流体流动时,在 的地方会表现出一种奇妙的特性 . 课 前 预 习 水 空气 流动 流速 不同 1. 小明按图 ( 1) 当他往两张自然下垂的纸中间吸气(如图甲所示)时,发现纸往
1、课 堂 精 讲 课 前 预 习 第 3节 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二) 课 后 练 习 能 力 提 升 第九章 浮力和升力 1. 当物体停留在液面上,有一部分体积露出液面的状态 1. 物体的浮沉条件:当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 ;当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 或 ; 当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 2. 潜艇是通过改变 的方法来控制浮沉的 比空气小得多的氢气 . 课 前 预 习 上浮 漂浮 悬浮 下沉 自身重力
1、课 堂 精 讲 课 前 预 习 第 2节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课 后 练 习 能 力 提 升 第十章 从粒子到宇宙 1. 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发生 _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 2. 物理学中,将大量分子的 ,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子的热运动越 . 3. 分子动理论: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 ,分子在不停息地做 ,分子间存在 . 课 前 预 习 彼此进入 剧烈 间隙 无规则运动
1、课 堂 精 讲 课 前 预 习 第 1节认识浮力 课 后 练 习 能 力 提 升 第九章 浮力和升力 1. 浸入液体(气体)中的物体,通常要受到液体对它 托的力,这个力叫做浮力 2. 浮力是由于液体对物体向 和向 的压力 产生的 3. 液体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浸入液体的 和液体的 有关 . 课 前 预 习 竖直向上 上 下 差 体积 密度 1. 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1、课 堂 精 讲 课 前 预 习 第 1节 认识压强(一) 课 后 练 习 能 力 提 升 第八章 神奇的压强 1. 物理学中把 的力叫做压力 . 2. 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 和 有关 . 3. 物理学中,把 与 的 比,叫做压强 来表示,压强的单位是 或 . 课 前 预 习 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 压力的大小 受力面积大小 物体表面受到的压力 受力面积 P=F/S N/a 1.
1、课 堂 精 讲 课 前 预 习 第 2节研究液体的压强 课 后 练 习 能 力 提 升 第八章 神奇的压强 1. 液体对容器的 和 都有压强,可用 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来比较液体压强的大小,高度差越大,液体的压强越 . 2. 液体压强只与 和 有关 . 3. 上端 _,下部 的容器叫连通器 _液体,在液体 _时,各容器中的液面的保持相平(液面高度总是相同) . 课 前 预 习 壁 底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