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灯
组合式 PLC 在硬件构成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其规模可以像拼积木一样的进行组合,构成具有不同控制规模和功能的 PLC,因此这种 PLC 又称为积木式 PLC。 整体式 PLC:整体式 PLC 的 CPU、存储器、输入输出安装在同一机体内,这种结构的特点是:结构简单,体积小,价格低;输入输出路数固定,实现的功能和控制规模固定,灵活性较低。 组合式 PLC:组合式 PLC 为总线结构。
图 31。 四、实验内容: 1. 按要求完成 PLC、电源、编程器、实验台之间的连线。 2. 对实验板上的模拟信号灯认清东西向的 “ 绿、黄、红 ” 及南北向的 “ 绿、 黄、红 ” 后,按图 31 完成实验板与 PLC 的 I/O 端子的接线。 经指导老师检查无 误后接通电源。 3. 按图 31 进行 I/O 编址,输入程序开始
,可编程序控制器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功能已远远超出 了逻辑控制、顺序控制的范围。 继续沿着小型化的方向发展。 随着电动机本身应用领域的拓宽以及各类整机的不断小型化,要求与之配套的电动机也必须越来越小。 对电动机进行综合设计。 即把转子位置传感器,减速齿轮等和电动机本体综合设计在一起,这样使其能方便地组成一个闭环系统,因而具有更加优越的控制性。 向五相和三相电动机方向发展
器运行时,有两个机器周期( 24 个振荡周期)以上的高电平出现在此引腿时,将使单片机复位,只要这个脚保持高电平, 51 芯片便循环复位。 复位后 P0- P3 口均置 1 引脚表现为高电平,程序计数器和特殊功能寄存器 SFR 全部清零。 当复位脚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时,芯片为 ROM 的 00H 处开始运行程序。 复位是由外部的复位电路来实现的。 片内复位电路是复位引脚 RST
灯控制,而加拿大多伦多市于 1964 年完成了计算机控制信号灯的实用化,建立了一套由 IBM650 型计算机控制的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系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具有电子数字计算机城市交通控制系统的城市。 这是道路交通控制技术发展的里程碑。 可以说,在近百年的发展中,道路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经历了手动到自动,从固定配时到灵活配时,从无感应控制到有感应控制,从单点控制到干线控制,从区域控制到网络控制的长远过程。
输入,但是该时钟频率对于完成本设计是不够的,数码管以及点阵的动态显示都要用到时钟,而且两个的扫描的时钟频率不一样,这样,就要求对原有的时钟频率进行分频,得到所需要的时钟频率。 时钟与控制器的连接图如下图所示: 图 32 数字时钟信号模块电 3 引脚分配 本模块用到的模块与实验箱的引脚连接如下表所示: 模块名称 信 号名称 FPGA I/O 管脚号 功能说明 时钟模块 CLK Pin_A14
: 图 8 11 3. 3 3 交通灯硬件线路图 P1_0 (TIM2)2P1_1 (TIM2EX)3P1_24P1_35P1_46P1_5 (MOSI)7P1_6 (MISO)8P1_7 (SCK)9RESET10P3_0 (RXD)11P3_1 (TXD)13P3_2 (INT0)14P3_3 (INT1)15P3_4 (TIM0)16P3_5 (TIM1)17P3_6 ( WR
说,其内容会随程序执行的过程而变化。 ( 3) 输出刷新阶段 程序执行完毕后,进入输出处理阶段。 在这一阶段里, PLC 将输出映象寄存器中与输出有关的状态(输出继电器状态)转存到输出锁存器中,并通过一定方式输出,驱动外部负载。 因此, PLC 在一个扫描周期内,对输入状态的采样只在输入采样阶段进行。 当 PLC 进入程序执行阶段后输入端将被封锁,直到下一个扫描周期的输入采样阶段才对输入状
成 4 位的端口,每个端口包含一个 4 位锁存器。 它们分别与端口 A/B 配合使用,可以用作控制信号输出或作为状态信号输入。 引脚图如图 所示。 图 8255A 引脚图 8255A 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方式控制字格式说明: 8255A 有两种控制命令字;一个是方式选择控制字;另一个是 C 口按位置位/复位控制字。 其中 C 口按位置位 /复位控制字方式使 用较为繁难,说明也较冗长,故在此不作叙述
闪或关灯状态;发生以下故障(黄灯故障、通信故障、检测器故障等),信号机应能够在功能降级的情况下继续运行。 信号机能对所有在运行期间采集的故障信息进行存储记录。 在发现故障时,应能能上传故障信息。 信号机采用循环覆盖的方式记录故障信息 ,能对故 障记录信息进行人工清除。 所存储的信息应能在信号机查看,也可在指挥中心上显示、查阅。 除此之外还应具备时间设置、紧急情况处理、即具体情况手动控制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