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大纲
主要讲授本课程的地位、作用、性质、任务、基本内容和学习方法等。 要求学生了解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基本内容和学习方法。 第一章 金属材料的性能 9 通过本讲使学生掌握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各指标的含义。 主要讲授: 金属的物理和化学性能 金属的力学性能(强度、硬度、塑性、 韧性、疲劳强度) 金属的工艺性能 第二章 工程材料 要求学生掌握常用的金属材料、功能材料及非金属材料的牌号和用途。 主要讲授:
第一章 绪论 了解 化学研究的对象 ;掌握 无机化学的研究对象、发展 和前景;了解 无机化学课程的任务。 9 、理论、原理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 掌握 无机化学的研究对象、发展 和前景。 教学重点是无机化学的研究对象和发展。 教学难点是无机化 学课程的任务。 ( 1)化学研究的对象 主要知识点: 化学研究的对象;化学学科的辉煌前景。 ( 2)无机化学的研究对象、发展和前景 主要知识点:
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 12 1 6 第 六 章 离散系统的 Z域分析 10 3 第三章 离散系统的时域分析 10 1 7 第 七 章 系统函数 4 4 第四章 傅里叶变换和系统的频域分析 16 2 第一章 信号与系统 ( 12 学时) 第一节 绪言 一、信号与系统的概念(了解) 信号的定义,系统的定义,信号与系统的概念及广泛的应用领域。 信号与系统的分类,本课程所研究的范围,任务和目标。 第二节
分的创立: 牛顿:力学研究的工具。 莱布尼兹( 16461716,德)创立微积分,并创 造了比牛顿微积分更科学的符合系统。 微积分发明后,还有漫长道路要走。 瑞士“数学家族”(出了 11 位数学家)的贡献: 第一代贝努利兄弟: 雅克( 16541705)变分法、极值问题 约翰( 16671748)微积分系统化理论化研究 第二代贝努利兄弟: 尼古拉( 16951726) 丹尼尔(
染与免疫,并对微生物引起的环境污染、食品污染与病害发生及微生物活动的控制等进行初步的认识,了解微生物在生物 界中的地位、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与作用、微生物与人类及其它生物间的相互关系、微生物在工、农、医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实际应用等,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全面掌握和了解微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训练和学会分析和解决微生物学研究
分散能力和覆盖能力(2)电解液分散能力的数学表达式(3)影响电流和金属在阴极表面分布的因素(4)分散能力的测定方法(5)赫尔槽及应用要求学生了解:(1)前处理在电镀工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2)机械整平、除油、酸洗(3)金属的电解抛光及其它处理(4)制定表面镀前处理的基本原则和举例5. 电镀锌(1)电镀锌的性质和用途,阳极性镀层的特点(2)氰化物镀锌,碱性锌酸盐镀锌
氢原子的卤代反应,金属炔化物的生成,二烯烃的结构与理化性质及共轭效应。 难点是:碳正离子的稳定性及其应用、共轭效应。 第 3章 芳香烃 本章要求掌握苯 的结构与理化性质、亲电取代反应及其历程、稠环芳烃的性质、休克儿规则。 本章的主要知识点是: 苯的结构,芳香烃的物理性质,单环芳烃的化学性质 — 亲电取代反应(卤代、硝化、磺化、 FC 烷基化和 FC 酰基化)及其反应历程、加成反应、氧化反应
2反射形成的图像模型的数学结构 4. 3图像的统计表示形式 —— 随机场 4. 4均匀随机场 第五章 图像的数字 化 5. 1数字图像的表示形式 5. 2取样定理 5. 3量化 5. 4根据图像局部区域特征进行非均匀取样和非一致量化 5. 5数字图像的概率分布和统计参量 第六章 图像酉变换 6. 1离散傅氏变换( DFT) 6. 2线性变换的一般表示式 6. 3可逆变换 6. 4线性变换的实质
110 2 《建筑工程制图》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建筑工程专业 学时数: 64 学分: 7 一、课 程 的 性 质 和 任 务 本课程是建筑工程专业的实践性很强的基础课程,主要研究工程图样的绘制、识读原理和方法。 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制图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读图能力、空间想像能力和绘图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掌握正投影法的基础理论和作图方法
. 当结构单元内仅有整截面剪力墙时,应按 _____________计算风荷载或水平地震作用下各楼层的总剪力和总弯矩。 19. 当结构单元内同时有整截面剪力墙以及壁式框架时,应按 _____________计算结构内力。 20. 剪力墙自重按 _____________计算。 21. 竖向荷载作用下剪力墙内力的计算,不考虑结构的连续性,可近似认为各片剪力墙只承受轴向力,其弯矩和剪力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