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养
备的正常运行。 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参与太阳能应用工程装置的检测与评价,对其应用状况进行诊断与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方案。 工程项目实施及工程管理的能力 按照确定的相关标准和程序要求开展太阳能应用工程项目工作的能力。 使用合适的管理方法、管理计划和预算来组织人力和物力资源实施太阳能应用工程项目的初步能力。 在太阳能应用工程项目实施中,采取恰当的措施应对质量标准、项目计划和预算的变化
和任职条件。 实践教学和毕业设计实行双导师制,除学校指导教师外,必须聘请企业导师共同指导,配备学业指导老师。 3.条件保障:依托企业建立校-企培养联合体:与企业签订共同培养人才 10 协议,融入企业技术力量作为师资,利用企业的设备、环境和先进技术资料作为培养条件。 4.经费保障:学校将加大经费投入,在教学个环节中优先确保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的需要。 八、培养机制 1.实行导师制
2 末 续表 建议修读时间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课程 性质 学 分 学 时 学时分配 备 注 授课 实验 习题 上机 课外 第 三 学 期 39000011c 体育 3 必修 1 32 32 18040011c 基础英语 3 必修 4 64 64 2105001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必修 3 48 48 13070091 概率论 B 必修 2 32 32 第 3 学期前半段开设 1370101
、案例式、创新训练式等多种形式,课程规格小型化。 要求保证绝大部分专业课结合企业现场 教授,为具体工程服务。 要有l/3 的培养环节在工程现场完成。 七、质量保障体系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将从入学到毕业,从学习到生活,进行全面建设和完善。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制度保障:培养方案定期修订制度,专家委员会和工作组制度,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制度,企业实践跟踪监控制度
新 —— 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综合报告 》 尤其需要: 技术交叉 、 科技集成创新的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 进行产品创意设计 、 开发新产品的人才 进行工程管理与经营的人才。 三、工程教育的现状与未来需要 工程教育的未来需要 • 胡锦涛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八个领域重点推动 第一 , 能源资源开发利用; 第二 , 新材料和先进制造; 第三 , 信息网络科学技术; 第四 , 现代农业科学技术;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