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
万 365 万 优于 敌军 不足 大为改善 略占 优势 巩固 危机四伏 高昂 低落 一、解放战争的过程 战争阶段( —) 战略反攻: 三大战役: ② 战略反攻和 战略决战 时间、标志 概况、意义 () 战略 决战 () 长 春 沈阳 营口 锦州 关门打狗 战略 决战 ( ) 碾庄 双堆集 徐州 陈官庄 各个击破 分割包围 战略 决战 大同 石家庄 张家口 新保安 北平 天津 塘沽 () 194
兵力变化示意图 190万 370万 1947年 6月 人数 解放区农村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解放区农民踊跃参加解放军 解放区农民为 解放军运送军需物资 重 点 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 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 武汉 南京 “这是一个历史的 转折点。 这是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 转折点。
登陆 美军教官帮助训练国民党军 美国飞机空运国民党军队到内战前线 美国援助国民党的军事装备 课堂思考 中国共产党凭借什么打败国民党 ? 130 万人 430 万人 解放军 国民党 二、战端再起 国民政府的全面进攻与重点进攻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三、运筹帷幄 战略反攻:三军挺进中原 130 万人 430 万人 1946年 6月 1947年 6月 373 万人 195
280 万 365万 优于敌军 不 足 大为改善 略占优势 巩 固 危机四伏 高 昂 低 落 总兵力 机动兵力 装 备 后 方 士 气 人民 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内容: 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 剥削制度 实行耕者有其田,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斗争地主 三大战役结束后 ,敌我力量对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共消灭国民党军队 150多万人 ,可以说全国胜利就在眼前 ,那么在这种巨大的优势之下
为主要目标,粉碎了敌人的全面进攻。 战略防御 ( 1946年始) 1. 解放军经过 蟠龙羊马河战役 ,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2. 经过 孟良崮战役 ,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大事记 三个阶段 军事准备 1. 三大战役 ,消灭国民党军队主力; 2. 渡江战役 ,推翻国民党政权。 政治、思想准备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召开: • 1949年 3月
中原地区基本解放。 此后,解放军进逼长江北岸,南京城内的国民党政权日暮途穷。 长春 沈阳 锦州 北平 天津 张家口 陈官庄 双堆集 碾庄 ① ② ③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① ② ③ ① ② ③ 三大战役形势图 战略 决战 大同 石家庄 张家口 新保安 北平 天津 塘沽 () 194 31 (三)平津战役 特点: A、“围而不打”或“隔而不围” B、“先打两头,后取中间” 在此战役中
内线作战,歼灭内线敌人,收复失地。 ——《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 三军配合 ,两翼牵制 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 20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这是 100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这是一个伟大的事变。 —— 毛泽东 共产党军事形势
战略反攻的展开及其意义 二、战略决战的胜利 战略决战时机的成熟 辽沈、淮海、平津战役 首 战 目 标 的 选 择 . 首 战 目 标 的 选 择 . 首 战 目 标 的 选 择 辽沈战役( )锦州沈阳长春黑山 、 大虎山塔山 辽沈战役() 锦州 沈阳 长春 黑山 、大虎山 塔山 淮海战役( ) 徐州 海州 商丘 双堆集 碾庄 蚌埠 陈官庄 肢解敌
— 49年 1月) 、淮海、平津战役 . 首 战 目 标 的 选 择 . 首 战 目 标 的 选 择 辽沈战役( )锦州沈阳长春黑山 、 大虎山塔山首 战 目 标 的 选 择 辽沈战役() 锦州 沈阳 长春 黑山 、 大虎山 塔山 锦州 塔山 长春 黑山 大虎山 沈阳 先取锦州 关门打狗 淮海战役( ) 徐州 海州 商丘 双堆集 碾庄 蚌埠 陈官庄 肢解敌人 各个击破 陈官庄 徐州 商丘 蚌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