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
能帮这个乘客算算共需要付多少钱吗。 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并得出结果。 同桌相互交流订正。 教师引导: (1)由于路程总共只有 km,但不足 1 km按 1 km计算,那共需要付 7km的费用。 (2)收费标准不一样,我们要分段计费,以 3 km为界限分为两个收费标准。 (3)前面 3 km应付 7元,后面 4km按每千米。 指名学生汇报,教师板演。 方法 1: 7+ 47+6=13(元) 方法
列表整理,再解答。 ( 1) 买工具书和故事书一共用去多少元。 工具书 3 本 每本 18 元 书 本 每本 元 ( 2) 买连环画比买工具书少用去多少元。 本 每本 元 本 每本 元 如图,从 8 米外向这张“磁性靶”扔磁性飞镖,粘在 3 5 1 黑色区域
,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一关解决问题 1,第二关解决问题 2,第三关实践活动。 教学设计特色说明 “田忌赛马”的故事,让学生感受 到什么是 策略。 以“田忌赛马”的故事入课,使“策略”这一抽象的概念给学生以具体的形象,且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阳光体育伴我成长”跳大绳为题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 填写表格、 列表整理、收集信息,学会 解决问题的策略。 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
积最大的长方形吗 ,你有什么体会。 学生自学时,教师巡视,收集多种方法,准备实物投影。 交流内容 ( 1)你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什么体会。 导学要点: 从宽是 1 米开始考虑,按这样的顺序既不会多也不会漏。 (有序思考,不遗漏、不重复) 在周长相同的情况下,长方形的长、宽差距越大,面积越小;长、宽差距越小面积越大。 分析学生在自学中出现的各种情况,给予适当点评
么。 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你是怎样解答的。 7只 7 - 2 5 = (只) 说说图的意思。 你是怎样解答的。 用减法还能解决生活 中的哪些问题。 举例 说一说。 二、用减法解决问题 二、用减法解决问题 看看我们刚做的 4道题, 都是用什么方法解答的。 有什么不同。 把两部分合并起来 用加法计算。 从一个数里去掉一 部分,求另一部分, 用减法计算。 三、用连加、连减解决问题。 个 = (个)
5. 汉堡每个 8 元,薯条每包 7 元,买 2 个汉堡和 3 包薯条共花 多少钱。 6. 同学们去野营,一共有 19 名学生要宿营,每顶账篷最多住 4 个人,5 顶账篷能住下吗。 7. 同学们参加合唱比赛,共站了 4 排, 前 3 排每排站 5 人
(指名回答) 回答问题。 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 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 先 算 括 号 里的。 唤起学生对已有 混合 运 算 的有关知识的回顾 以及 经验的总结,有利于学生对混合运算计算顺序的建立,为学习 利用混合 运 算解 决问题作好了准备。 探究新知 小明要请客,于是请 面包房烤制面包,由于时间很紧,人手不够,两个厨师发现一些问题,同学们,你们能帮一帮厨师解决他们的问题吗。 (板书
: 169=7(人) ( 4)师: “169”怎样算。 A、想加法算减法:因为 9+7=16,所以 169=7 B、 109=1 1+6=7 请个别生说算理后板书得数 “7”及单位名称(人), 并强调应用题得数后面都要写上单位名称,并加上括号。 ( 5)强调应用题要答。 师板书 “答:还有 7 人没来 ” 全班口答一遍。 师:刚刚有小朋友还提到这两个信息,我们一起读一读。 全班齐读:有 8
策略。 (板书:解决问题的策略。 ) 二、交流共享 1.出示例题。 长方形花圃原来长 8米。 修建时长增加了 3米,面积增加了 18平方米。 原来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提问:这道题能直接求出答案吗 ?直接看文字叙述,你感觉怎么样 ?可用什么方法整理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 ( 1)指导学生画图:先画什么。 可标出哪些数据。 再画什么。 比划一下朝哪个方向画。 可标出哪些数据。 最后画什么。
生经历填表的过程。 事先准备的表格先让学生读懂表格,再带领学生经历一 次填表的过程。 填好表格后注意在交流中,让学生说说表格的每一列填写的是什 么。 这样的目的是让学生找到各个数量在表格中的位置。 欠缺的是,学生对亍列表法的掌握并不好,主要在亍不懂得列表的好处以及怎样列表来思考分析问题,很多 学生甚至是在算过结果后再去填表,把列表整理信息变成了一种无用的操作。 2.引导学生理解表格的结构和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