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
1、第 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鸦片战争打开中国的门户,成为列强侵华的开端,中国在外力作用下进入 近代 的发展历史,产生“ 三千年未有之变局 ”。 这种变局,从 经济结构 开始,进而引起社会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 一、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变化 特点: 小农经济占据统治地位, (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商品经济只是小农经济的一种补充。 以家庭为单位,耕织结合 自给自足。 1
1、 第 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问题一: 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农耕经济高度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农耕经济高度发展 生产技术、引进作物、扩大植棉 私营手工业占主导 白银流通、商业资本 城市: 30/明朝清朝 204 耕地与人口 ) 清代焦秉贞 御制耕织图 及康熙帝的题诗 御制耕织图 中有耕部、织部等。 康熙 28年,南巡,体察百姓生产状况 ,曰: “ 古人有言,衣帛当思织女之寒
1、第 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明清时期,中国在农耕文明轨道上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 但在重农抑商、禁海闭关等政策抑制阻碍下,新经济因素未能顺利发展,导致清王朝迅速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陨落。 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农耕经济高度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农耕经济高度发展 农业方面 农业生产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派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 结合漫画进行讨论:洋务派是在什么背景下进行“西学”运动的。 从中你想到了什么。 在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宣布了洋务运动破产。 洋务运动为什么没有使中国富起来。 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小资料 资料一 近代海军 当时的海军又称水师,北洋水师由直隶总都兼北洋大臣李鸿章管辖, 是清政府最重要、战斗力最强的新式海军 ;南洋水师归两江总督兼
初杰出的民族资本家,曾任北洋政府财政总长等职。 开滦矿务局、启新洋灰公司、华新纺织公司、耀华玻璃公司的创办人。 与张謇齐名,时称“南张北周”。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简况表 更加艰难,处于崩溃边缘 抗战胜利后 民族工业遭受挫折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短暂的春天 )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推动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 辛亥革命后 民族工业有较大的发展 甲午中日战争后 民族工业得到一定的发展
安徽建德人, ( 18661947) 袁世凯的财政管家。 举办多种实业, 有“南张北周”之誉。 启灰水泥公司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洋务运动到清朝末期出现萌芽。 •辛亥革命成功
玺,正式就任英国首相。 下列对英国女王、首相、内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英王是国家的象征,掌控国家的行政权 B.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 C.首相是下院多数党的领袖,实际掌握着国家大权 D.首相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在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 AD 单选题 ( 1)独立后到 1787年前的美国是由 13个州组成的 ( ) A.君主立宪制共和国 B.紧密联盟
(三)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在夹缝中求生存 在夹缝中求发展 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 从经济领域看,它是一种代表历史潮流和趋势的新经济因素,它利于中国社会的进步。 从政治领域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为民主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 从思想领域看,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传播提供了社会基础,从而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历史高考新在哪里呢
书馆等部门,扩大影响;并 大力改革管理制度,更新卷烟设备,保持优质低价,扩展销售网点。 1918年, “ 南洋 ” 改组为有限公司,额定资本为500万元。 公司总部也由香港迁移至上海。 1919年,“ 南洋 ” 向社会招股,扩大资本额。 全公司的制烟工人达到 万余人。 到 1925年已盈利 1200多万 元之巨。 由此, “ 南洋 ” 成为中国民族资本中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烟草企业。
面临失业的上海纺纱女工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通过五处通商口岸的相继开放,洋商从中国收购大量农、副、土特产品,其中以丝、茶为大宗。 中国丝、茶的大量出口,刺激了丝、茶的生产发展,洋商操纵着中国丝茶的出口贸易,使中国丝茶服从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需要,日趋商品化。 思考:第一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农副业及商业有什么影响。 使农业产品进一步商品化,产品的大量出口客观上促进了 商品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