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
第三章 金融市场的利率 第三章 金融市场的利率 三、新古典学派的可贷资金理论 20世纪 30年代提出 主要代表:罗伯逊(剑桥学派) 俄 林(瑞典学派) 认为:在利率决定的问题上,肯定投资与储 蓄的交互作用是对的,但同时也不应忽视货币的因素。 在利率决定的问题上同时考虑货币因素和实质因素。 第二节 利率的决定 第三章 金融市场的利率 第三章 金融市场的利率 三、新古典学派的可贷资金理论 基本主张
在我国,较适宜的金融约束政策是对存贷款利率加以控制。 而不应该对银行业竞争加以限制和对资产替代加以限制。 理由如下: ( 1)“限制银行业竞争”在我国的不可取 ( 2)“对资产替代加以限制”在我国的不可取 ( 3)“对存贷款利率加以控制”在我国的必要性 第四节 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章重要概念 复习思考题 本 章 复 习 第十三章 第十三章 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
主体遭受损失的大小以及这种损失发生可能性的大小。 所谓金融风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时期内,由于金融市场中各种经济变量的不确定造成结果发生的波动,而导致行为主体遭受损失的大小以及这种损失发生可能性的大小,损失发生的大小与损失发生的概率是金融风险的核心参量。 第五章 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 本章小结 风险管理过程是为分析和应付风险而进行的系统尝试。 这一过程可分为五个步骤,即:风险识别、风险评估
第八章 第八章 金融监管机构 第八章 金融监管机构 本章教学重点和难点 3.《 巴塞尔协议 》 和 《 银行业有效监管核心原则 》 第八章 金融监管机构 第八章 金融监管机构 本章重要概念 金融监管 Financial Supervision 巴塞尔协议 Basel Agreement 存款保险 Deposit Insurance 银行业监管 Banking Regulation 金融危机
有诱导、引发或促其扩张的功能; 具有服务与协调的功能。 第七章 非银行金融机构 第六节 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 我国的政策性金融机构: 成立于 1994年; 有三家: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进出口银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第七章 非银行金融机构 成立于 1994年 3月,注册资本 500亿元人民币 100%政府拥有,直属国务院领导 中国三家政策性银行中最大的一家,除中国人民银行外唯一正部级金融机构 主要职能
的商业型金融机构。 在传统金融体系中,以商业银行为主要中介的间接融资几乎占到整个金融体系融资总额 8090%。 在金融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商业银行除了继续经营存贷款和转账结算等传统业务外,其经营活动的种类和范围已有了很大的拓展,提供诸如投资理财、证券承销、保险出售等创新性服务。 由于其提供的金融服务十分广泛,因而也被称为 “ 金融百货公司 ”
别是单目标论、双目标论和多目标论。 单目标论 由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矛盾性,货币政策只能以单一目标为己任。 在选择何种目标为货币政策的唯一目标时,又存在着两种完全对立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物价稳定是经济正常运行和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币值不稳定将会造成价格体系的混乱,破坏正常的价格形成机制,物价稳定是货币政策的唯一目标。 另一种观点认为稳定和持续的经济增长是一国经济健康发展的标志
n the contract. Interest Arbitrage . Suppose the deposit interest rate in London is 8% annually, and 10% in New York. This simply means there is an interest spread of 2% and a potential profit when
率为( 163。 1=$)。 3.外汇市场上通常所说的 1点为( 万分之一 )。 4.外汇市场的形态有两种,即(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 5.外汇银行在提供外汇买卖的中介服务时,一些币种的现售额低于购入额,另一些币种的出售额高于购入额,两者统称为(外汇买卖差价)。 6.掉期交易的三种形式是(即期 即期)、(即期 远期)和( 远期 远期)构成。 7.国际收支平衡表 的记账原理是( 有借必有贷
强大的资金支持,因而应控制现金股利,将大部分盈余留成下来进行 再投资;对于缺乏良好投资机会的企业来说,为避免资金闲置,可支 付较高的现金股利。 一般而言,处于成长中的企业多采取低股利政策,而进入于成熟 期的企业多采取高股利政策,出现 “ 收获( Harvesting) ” 现象。 生命周期 起步 增长 成熟 股利 每股收益 股利发放 股利分配跟投资机会的关系 资本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