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史
家企业入园建设;深入开展“六边三化三美”、“五水共治”等工作,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巩固整治成果;在抓好洋背历史文化村和省级民房改造示范村建设的同时,推进坑里、蔡段等村美丽乡村建设,发展一批星级民宿型农家乐经营户, 重点打造三山根博园农家乐综合体,争取创建 AAA 级旅游景区;启动高山三村下山搬迁安置点建设工作 ,推动菊隆中学、供电所、医院等公共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加快塑造新城形象。 三
950年,在全党范围开展整风、整党运动。 • 1951年底到 1952年,开展了“三反”运动、 “五反”运动。 • 对于在执政的条件下保持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促进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廉政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下编综述 辉煌的历史征程 • 二、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历史进程 •
立、南昌起义 1927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遵义会议 西安事变 九一八事变 井冈山会师 1928 1931 1935 1936 七七事变 重庆谈判 1934 长征 侵略 反抗 探索 新 民 主 主 义 革 命 时 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 19191936) 九一八事变 1931 局部抗战 五四运动; 中国共产党成立 北伐战争 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井冈山会师 长征 ;遵义会议
因是 ( ) A.殖民贸易的扩展 B.外来移民的涌入 C.工业革命的推动 D.汽车的普遍使用 考点 1 大国崛起之英国史 C 【 解析 】 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英国曼彻斯特的人口 „„1750 年到了 1851年 „„增加 „„ 仅次于伦敦的英国第二大城市”。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8世纪 60年代最早开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大量人口涌向城市,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 答案 】
的影响。 考点二;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考点三:了解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基本史实。 考点四: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简述 《 马关条约 》 的主要内容,说明 《 马关条约 》 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考点五: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结合 《 辛丑条约 》的主要内容,分析 《 辛丑条约 》 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方式 3)过渡时期总路线 1952年下半年开始,中共中央关于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设想发生重大变化。 1953年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过渡时期总路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 要在一个 相当长 的时期内,逐步 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并 逐步 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总路线
开国大典 第一届政协会议 土地改革 朝鲜战争 西藏和平解放 工业化的起步 三大改造 社会主义探索时期 人民公社化 大跃进 先进人物 邓稼先 焦裕禄 王进喜 文化大革命 第一部宪法 雷锋 粉碎林彪 开始 结束 8xlsL1— L8 真理标准大讨论 1951 1953—1957 1950—1952 1950—1953 1953—1956年底 1958 ( 1966—1976) 1978 社会主义
的江苏直接有关的是 10 ①《南京条约》 ②《天津条约》 ③《马关条约》 ④《辛丑条约》 A. 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 2020 年全国 Ⅱ卷) 19 世纪 60 年代 — 90 年代是中国近代工业化的早期阶段。 下列关于该阶段工业资金来源的表述,正确的是 A.军事工业的资金最初来自官办民用企业 B.民用工业的资金最初来自政府 C.军事工业的资金主要来自民间 D. 民用工业
和前途) 二大的内容及其 及其意义是什么。 ( 1) 1922 年召开的中共二大首先对国情进行了分析:揭示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指出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现阶段中国革命的性质是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的基本动力是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等。 ( 2)制定了民主革命的纲领(即最低纲领):在分析国情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最低纲领,也就是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
自由 C .平等 D .科学 E .发展 5 .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是:( ABC ) A .整顿学风 B .整顿党风 C .整顿文风 D .整顿浮 夸风 E .整顿贪腐风 7 、中国共产党派代表参加重庆谈判的主要目的是( ABC) A. 尽力争取国内和平 B. 揭露美蒋假和平的阴谋 C. 准备反击蒋介石的反共进攻 D. 团结和教育广大人民 E. 迫于国内外反对内战的舆论压力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