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菇
市场日益广阔。 金针菇人工栽培技术并不复杂,只要能控制好环境条件,就容易获得稳定可靠的产量。 在作为食材时,金针菇特别是凉拌菜和火锅的上好食材,其营养丰富,清香扑鼻而且味道鲜美,深受大众的喜爱。 杏鲍菇是我国食用菌家庭中的新秀,由于其质地脆嫩,具有一股淡淡的杏仁香味,适合保鲜、加工和烹调,深受消费者欢迎。 近年来,杏鲍菇栽培在我国发展速度较快,栽培地区已从南方扩展到北方各省,栽培技术不断完善。
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如何制作金针菇干金针菇干制储藏是将鲜金针菇晒干或烘干至含水量在 10一种储藏方法。 晒干的金针菇颜色较深,不耐久藏;烘干的金针菇色泽好,质量高,耐久藏,但成本高。 晒干是利用太阳光作为热源进行干燥,将金针菇平铺在向南倾斜的竹制晒帘上,相互不重叠,冬季需加大晒帘倾斜角度以增加阳光的照射。 鲜菇摊晒时应轻翻轻动,以防破损,一般需 2才能晒干。 晒干后装入塑料袋中
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金针菇脯的加工一、选料:选未开伞,菌盖直径小于 米,柄长 15 厘米左右,色泽浅黄,无病虫、斑点的新鲜金针菇作原料。 二、杀青:将选好的金针菇剪去菇根,抖净培养料及其他杂质,柠檬酸沸水中,杀青 7 分钟后捞出,立即用流动清水冷却至室温。 三、修整:为保证金针菇脯大小一致,外形整齐美观,杀青后应将菌盖过大或过小的、菌盖破损严重的剔出来留作他用。 四、护色
1、采收的标准是菌盖轻微展开,鲜销的金针菇应在菌盖 67 分开时采收,不宜太迟,以免柄基部变褐色,基部绒毛增加而影响质量。 (1)一级菌盖呈半圆球形,直径 米,柄长 1415 厘米,整齐度 80%以上,无褐根,无杂质。 ? (2)二级菌盖未开伞,呈半圆球形,直径 米,柄长 1315 厘米,柄基部浅黄至浅褐色,有色长度不超过 米,无杂质。 ? (3)三级菌盖直径 厘米,柄长 1015 厘米
2、螨类。 闷 10 小时后转入下步管理。 3杀菌加湿:用克霉灵 2000 倍液自上而下喷雾,药量 1 次 35 小袋100 立方米,药液要打湿菌袋、架板,如发菌期间杂菌较多,初始的 23 天内,均用2000 倍液克霉灵进行加湿,若湿度还不够,再用井水补喷,23 天内使库内湿度稳定在 85即可开袋。 此阶段 1 天通风 34 次,使空气新鲜。 4解绳撑袋:如库内湿度不够或近风口的地方
度金针菇属于低温结实性菌类。 菌丝在 334范围内生长,最适合生长温度为 2030。 34时菌丝生长缓慢。 金针菇子实体形成所需温度是520左右,原基形成最适合温度是 1215,以 13子实体分化最快,形成的数量也最多。 在 2123,只长几根细弱的子实体,容易干枯。 子实体分化后,在 320范围内都能正常发育,低于 3子实体发育不良,菌盖变为麦芽糖色,品质降低。 湿度培养基的含水量为
1、几年,金针菇种植在我国一些地方发展很快,大部以鲜销为主,造成旺季积压,淡季缺货。 这种局面既不利于保护菇农的积极性,又难以满足市民对菜篮子的要求,为解决这一难题,经过多次实验,终于做出了具有浓郁山西风味的“酸辣金针菇”和“菇味酱油”,为金针菇的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提供了新途径。 1、料:金针菇,优质红辣椒,花椒,山西老陈醋,精盐,味精,精炼植物油,酱油。 备:不锈钢锅,真空塑料袋封口机
1、栽是金针菇工厂化、自动化生产的主要方式,现介绍生产程序。 须建造培养基装瓶室、灭菌室、冷却室、接种室、菌丝培养室、搔菌室、催菇室、抑制室、套纸筒生长室,以及分级包装室、废培养基清除室等。 种室必须设置翅片冷却器,将培养温度降到 1518。 丝培养室室内温度保持在 1820,同时必须安装带定时的换气阀或全热交换器,23 小时强制通风 15 分钟,排出二氧化碳。 蕾室要求室温保持在 1314
培金针菇最常用的有瓶栽、袋栽两种形式,其栽培工序基本相同,流程如下:备料(1)拌料(2)装袋或装瓶(3)灭菌(4)冷却(5)接种(6)培养(7)拔塞(8)补湿(9)盖膜(10)套袋(11)采收(12)搔菌(第一潮可以不搔菌)(13)插孔灌肥水(14)补水(15)盖膜(16)露菇(17)套袋(18)采收(19)。 (1)(7)为栽培准备阶段;(8)(12)为头潮菇管理阶段
1、、入室催菇。 菌筒长满袋后移入栽培室,保持 12至 15进行催菇。 当料面的子实体长高 23 厘米(呈须根状,只长柄,未长盖)时,打开袋口,尽量下卷贴近料面,并把子实体下压,使之倒伏,紧贴并均匀铺满料面。 若有少量子实体已长菌盖,可剪去菌盖。 二、加强通风。 开袋后要加强通气,第二天压倒的菌柄便开始干枯变褐,一般在开袋后 4 天左右(气温低于 12时,则要 56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