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菇
料棉子壳、稻草粉、农作物秸秆粉、木屑等均可作培养料。 推荐配方:棉子壳 78、米糠或麸皮 20、食糖 1、石膏粉 1。 培养料含水量 60。 2装料最好选用广口瓶栽培。 装料后将瓶口用牛皮纸和塑料薄膜封严,常压下灭菌处理。 3管理接种后,放在 22度下培养,可在室内利用床架摆放栽培瓶,经 25 天菌丝体就能长满全瓶。 然后降温至 10继续培养 10 天左右,即可产生大量的小菇蕾。 此时
1、、培养料配方新鲜无霉变的棉子壳是生产金针菇的理想原料。 一般可采用棉子壳 90、玉米粉 3、麦麸 5、石膏粉 1和糖 1,或棉子壳 93、麦麸 5、石膏粉 1和糖 1,或棉子壳 87、麦麸 10、石膏粉 1、糖1、碳酸 1和钙 1的配方。 二、栽培种配制菌种可选用金针菇 81 号、金杂 19 号等。 将培养料加水(培养料的 13 倍左右)拌匀后装入 17 厘米33 厘米的聚丙烯塑料袋中
1、统栽培金针菇,虽然可收三茬菇,但生物转化率最高只能达到 100,生育期长达 95天左右,1 年只能循环三个栽培周期,且第 3茬菇柄短而粗,易开伞盖,商品质量极差,影响了经济效益。 我中心研究的一次性收菇栽培法,生物转化率高达 19260,栽培周期比传统栽培缩短 40天左右,提高经济效益78,并且菇的株数增多、株柄增高,商品质量大大提高。 其技术要点是:1、按照棉籽壳 84、麦麸 14、石膏
针菇经铝塑复合袋包装之后,不仅能有效延长保质期,方便运输,携带,而且能改善商品外观,提高商品附加值。 包装前,要剪去新鲜金针菇柄基部褐色段,并剔除畸形、带病虫斑点和大小不均的菇体,再按下述标准分级。 一级:柄长大于 12 厘米,盖径 米,色略黄白;二级:柄长 1012 厘米,米,色较深黄;等外品:10 厘米以下细柄、小菇,或基根粗老、色深。 选分后便可进行包装操作,同时注意避免与铁
式名称叫好嗜脉孢霉(和曲霉菌一样,其无性阶段属半知菌亚门,有性阶段属子囊菌亚门。 而造成污染的主要是其无性阶段的分生孢子。 该菌在金针菇的菌种分离、提纯及转扩过程发生不多,但在栽培过程的菌种生产和菌袋培养过程,其威胁性相当大,在气温较高、空气温度偏高时,特别是菌瓶、菌袋的棉花塞受潮湿情况下,容易遭受此杂菌的污染而报废。 该杂菌生长情况与毛霉菌有些相似,其菌丝在培养料内的扩展速度快,穿透力强
收及时采收,清除杂质,要求菌盖直径为 米,柄长 15 厘米,菇体洁白完整。 二、预煮预煮液采用 57的盐水,用柠檬酸将 调至 沸后将菇体倒入并翻动,菇水比例为 12,4 分钟后将金针菇捞出,用流动水快速冷却,待温度降为 15以下时,捞出沥干水分。 三、腌渍分为高盐处理法和低盐处理法。 高盐处理法适用于高温季节,用盐量占菇重的 50。 方法:先在缸底撒 23 厘米厚的食盐,倒入预煮过的金针菇,摊平
1、致菇质变劣,影响商品质量。 为此,进行了金针菇栽培技术研究,所产金针菇色白质嫩,菇形整齐,球形,呈未开或半开状,菇柄长 1214粗 基洁白,深棕褐色部分极少,达到了金针菇的商品标准,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培养料的配制主要配方:棉籽壳 89%,米糠或麸皮 10%,石膏 1%;锯木屑 80%,米糠或麸皮 20%;玉米芯 73%,鼓皮 25%,石膏 1%,蔗糖 1%。
渍用的鲜菇应及时采收,清除杂质,要求菌盖直径 米,柄长 15厘米,菇体洁白完整。 预煮:预煮液采用 5盐水,用柠檬酸调 至 沸后将菇体倒入,翻动杀青使菇体受热均匀。 菇水比例为 1:2,煮 3流水快速冷却,待温度下降到 15以下时,捞出沥去水分。 盐渍:分为高盐处理法和低盐处理法。 高盐处理法适于高温季节,用盐量大,用盐量占菇重的 50%,储存时间长。 方法是:先在缸底撒 2米厚的食盐
1、宽袋栽培为窄袋栽培许多人认为,采用 25 厘米50 厘米的塑料袋筒栽培金针菇为好,但宽袋易感染杂菌,且菇蕾少时,子实体易弯曲,影响质量,达不到盖小柄长、色浅、肥嫩的优质要求。 所以,还是以 17 厘米33 厘米的塑料筒为好。 二、改高压灭菌为延时常压灭菌金针菇属维生素 2 的天然缺陷型。 在维生素 2 含量丰富的培养料上,生长迅速、粉孢子数量较少。 但维生素 耐热,在
1、针菇是低温菌种,适于冬初和冬末春初棚内栽培。 一、选料配料:选用新鲜、干燥、无霉烂、无结块、无害虫的棉籽壳 100 公斤,用前在阳光下暴晒 2 天,白糖 1 公斤,熟石灰 1 公斤,麦麸 1 公斤,水 150 公斤。 把上述培养料混匀,加水搅拌均匀,然后闷半小时,再进行播种。 所用工具必须冲洗干净,凡盛过酱油、醋的工具忌用。 二、精细播种:播前选优质菌种掰成小块,分三层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