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菇
1、针菇具有很强的再生枝特性,当小菇受干枯萎时,在其菌柄上会形成许多新生的子实体原基,对这些原基适当管理,都可以发育成优质菇体,这种方法具有出菇密而齐、柄细、不易开伞、外观好、菇质优、产量高等特点,是值得推广的一种较理想的栽培管理方法。 其高产栽培管理技术如下:一、入室催菇。 菌筒长满袋后移入栽培室,保持 12至 15进行催菇。 当料面的子实体长高 23 厘米(呈须根状,只长柄,未长盖)时
1、 菇房必须建成南北长条形,这样有利于通风透气。 同时要注意菇房周围的环境卫生,不要把出口处建在靠近堆肥舍和畜舍的地方。 要远离酿造酒曲厂,否则容易感染杂菌。 ? 栽培房使用前一天必须进行熏蒸消毒灭菌。 其具体方法为:? (1)甲醛高锰酸钾熏蒸 一般每立方米的室间需用 40%甲醛 8毫升,高锰酸钾 5克气化熏蒸,也可以每10平方米使用福尔马林原液 210毫升,生石灰 210克,浓硫酸 21毫升
2、左右的筒膜,轻装均压,扎紧袋口,卧式摆放 4层左右发菌。 此法既可保证出菇质量,又可节省菇房面积,能使每平方米的菇房产量增加 70以上。 四、改一次性解袋为控制解袋 两头扎口封闭式发菌培养,由于袋内氧气浓度低,若按常规方法等到菌丝生长成熟吐出黄球时再解袋,势必影响其生长。 因此,要随时注意袋内菌丝生长情况,一旦发现菌丝生长缓慢,就要及时解袋。 但此时切勿全部撑开,应以后酌情慢慢撑开
1、前我国大都采用熟料栽培金针菇,而采用生料栽培金针菇,可以节约能源,减少和简化高压或低压蒸煮基料的程序。 播种时间:金针菇是低温型菇类,出菇温度为 515,子实体生长最适温度为 58。 生料栽培一般在 10 月至 12 月份播种,也可以延后至春节播种。 培养料制备:棉籽壳、麦麸等原料要新鲜、无结块、无霉变,并放在阳光下曝晒 23 天。 培养料配方:(1)棉籽壳 78、麦麸 20、白糖 1
21℃的培养箱中培养,菌丝 12~ 15d 可布满整个试管。 菌种制作 配方:①棉籽壳 78%,麸皮 20%,红糖 、石灰、石膏、轻钙各 % [3];② 棉籽壳 50%,麸皮 25%,蔗渣 24%(或用木屑 23%和红糖 1%代替), 轻钙 1%; ③棉籽壳 %,麦麸 24%,芦苇屑 24%,玉米粉 %,轻钙 1%。 各配方,料水比 =1:,含水量 %[4]。 作者简介: 赖腾强( 1982)
适 15℃ 超出 , 不能形成或很难形成 , 食用真菌学 含水量: 6065% 光线:黑暗条件下可形成原基和菌柄 , 有光才能形成菌盖 食用真菌学 3 栽培方法 ..\食用菌音像 \金针箱栽 .avi 瓶栽为主 材料: 木屑 78 米糠 20 蔗糖 1 石膏 1 棉籽壳 78 米糠 20 蔗糖 1 石膏 1 蔗渣 58 木屑 30 麸皮 10 蔗糖
需求特点 较耐高温,对温度适应范围宽 菌丝适温: 22~ 24℃ 分化适温: 10~ 14℃ 子实体适温: 8~ 12℃ 金黄色 不耐高温,对温度适应范围窄 菌丝适温: 18~ 20℃ 分化适温: 10℃ 子实体适温: 5~ ℃ 超过 18℃ 难以出菇 乳白色 浅黄色 浅黄色品系介于金黄色与乳白色之间 返回本节 (二)主要品种 黄色,出菇早,抗逆性强 高产稳产,菌丝易出现粉孢子 适温较宽, 5~
辅助材料消耗量 年产万 吨金针菇工厂化产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表 6—2 辅助材料表 项 目 单位 达产年 单 价 金 额 备注 数量 (元 ) (万元 ) 瓶子 万 个 477 陵川、高平、长治等县市 盖子 个 477 框子 个 30 12 合计 注:本 项目 辅助材料可循环使用 10 年。 燃料及动力 表 6—3 燃料及动力表 序号 项 目 单位 达产年 单 价 金 额 备注 数量 (元 )
现。 在高温季节,培养基灭菌后,待锅内温度降至 50℃ 时,取出大试管, 将 大 试管头部枕在 小 木条上,使管内培养基自然倾斜, 斜面长度为试管长度的 ⅔, 覆盖保温物让其自然缓慢冷却, 凝固后即成斜面培养基。 ⑬ 斜面无菌检验 将灭菌后的斜面放置 28℃ 恒温箱内培养 3d,剔除被污染的斜面。 富硒金针菇菌株的选育毕业论文 5 菌丝体 转管 ① 材料准备 接种钩、 棉球、 镊子、 75%酒
新品种生产面积, 20xx 年 15000 ㎡的生产面积, 20xx 年 100000 ㎡的生产面积。 2 关键技术: 1 菌种空间搭载,保证杏鲍菇菌种在空间生存。 2 微生物菌种的筛选,保证在众多的杏鲍菇菌种变异中筛选出有益的变异及杏鲍菇优良性状品种系列。 3 性状的检测。 4 进行分子生物学的检测,检测基因的变化。 3 工艺路线: 菌种搭载→菌种复壮→菌种筛选(形态学、细胞学、生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