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菇
1、)文氏杆菌属,杆状,周生鞭毛。 侵染初期,在培养基表面,菇丛中浸出白色混浊的液滴。 使菇柄很快腐烂,褐变成麦芽糖色,最后呈黑褐色,发黏变臭。 产生根腐病的根本原因是把带菌的水直接喷到菇体上,由于菇丛很密,表面面积很大,呼吸作用很强,水分不能及时散失,就产生热量,病原菌便在适温条件下大量繁殖生长,产生根腐病。 防治的主要方法是,禁止将水喷到菇体上。 一旦发病,要立即采收,对菌床进行喷施
1、栽培法 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金针菇的生育特性,安排适宜的栽培季节,是获得高产优质的重要保证。 一般南方从 11月至次年 3月为栽培期,北方气候寒冷,可从秋未至次年 5月初为栽培期。 如利用地下室或人防工事进行栽培,时间还可适当延长。 培金针菇的场所,要选择洁净、通风、避光和保湿性性能好的环境。 室内要设置栽培架,每架 56 层,层距 4550 厘米,架间留走道60厘米,以便操作管理。 木屑
1、害症状金针菇黑头病又叫细菌性褐斑病,对金针菇生产影响很大。 病菌一般只浸染子实体表面的组织。 子实体被浸染初期,菌盖表面出现小的黄色或苍褐色的变色区,后变成暗褐色的凹陷病斑,病斑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颜色加深并毗连成不规则形的大型斑,在潮湿条件下,病斑表面有一薄层菌液,发出臭味,干燥后,菌盖开裂,形成不对称的子实体。 金针菇菌盖病斑外围色较深,呈深褐色,潮湿时中央灰白色
0一种储藏方法。 晒干的金针菇颜色较深,不耐久藏;烘干的金针菇色泽好,质量高,耐久藏,但成本高。 晒干是利用太阳光作为热源进行干燥,将金针菇平铺在向南倾斜的竹制晒帘上,相互不重叠,冬季需加大晒帘倾斜角度以增加阳光的照射。 鲜菇摊晒时应轻翻轻动,以防破损,一般需 2才能晒干。 晒干后装入塑料袋中,迅速密封后即可储藏。 最好是晒至半干再进行人工烘烤,具体情况应根据天气状况、光照强度
1、技术 金针菇子实体菌柄基部往往易变褐色,导致菇质变劣,影响商品质量。 为此,进行了金针菇栽培技术研究,所产金针菇色白质嫩,菇形整齐,球形,呈未开或半开状,菇柄长 1214粗 基洁白,深棕褐色部分极少,达到了金针菇的商品标准,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培养料的配制主要配方:棉籽壳 89%,米糠或麸皮 10%,石膏 1%;锯木屑 80%,米糠或麸皮 20%;玉米芯 73%,鼓皮 25%,石膏
1、称“朴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脆嫩可口,能促进儿童的智力发育,日本人称之为“增智菇”、“一休菇”。 金针菇的商品价值主要在于第一潮菇和第二潮菇。 也就是说,第一、二潮菇的产量与质量决定着种菇的整个经济效益。 你所提出的问题在金针菇栽培过程中普遍存在,在生产中应多加注意才好。 菌丝长满袋以后,应有个抑菌和后熟的过程,这样才能保证出菇整齐一致,提高金针菇的产量和质量。 具体操作方法是
、黑斑病是一种由假单孢菌引起的细菌性病害。 发病后,金针菇菌盖出现椭圆形褐色或深褐色斑点,初为针尖状,扩大后直径为 24 毫米,边缘整齐,有时菌盖开裂。 防治方法:控制好温度和湿度。 给菇房洒水时,不可将水直接洒在金针菇子实体上,禁止用冷水喷洒。 菇房内的湿度不宜长时间超过 90%,要看天气变化洒水,晴天洒水要轻、勤、细,阴雨天要少洒或不洒水。 每次洒水后应加强通风,然后覆盖地膜。
2、和螨类。 闷 10 小时后转入下步管理。 3杀菌加湿:用克霉灵 2000 倍液自上而下喷雾,药量 1 次 35 小袋100 立方米,药液要打湿菌袋、架板,如发菌期间杂菌较多,初始的 23 天内,均用2000 倍液克霉灵进行加湿,若湿度还不够,再用井水补喷,23 天内使库内湿度稳定在 85即可开袋。 此阶段 1 天通风 34 次,使空气新鲜。 4解绳撑袋:如库内湿度不够或近风口的地方
2、%,石膏1%,糖 1%。 以上各配方除木屑外要求材料新鲜、干燥、无霉变。 其中杂木屑要求是不含芳香油等抑菌物质的阔叶树种的木屑,并严格过筛。 玉米芯应晒干后用粉碎机粉碎。 拌料应选择晴天或阴天的上午进行,培养料含水量达到 65%70%为宜。 3 装袋、灭菌与接种拌好的培养料要当天装袋,以防变质,然后及时进行灭菌(常温灭菌)。 接种室提前进行消毒,灭好菌的栽培袋冷却到 2023时进行接种
2、右(气温低于 12时,则要 56 天),会从干枯的菌柄上长出大量的小白点(子实体原基)。 当菌柄长高 23 厘米时,高度平整,菌盖大小一致。 直径 23 毫米时,要拉直塑料袋口。 如果相对湿度大,或有的菌柄较粗不易干枯,压倒后不会再分生出小菌蕾,第二天仍从菌柄上长出菌盖,在这种情况下,菇也会比原来长得多而密,菌柄的高度也较整齐一致,当菌柄长至 10 厘米左右时,若空气相对湿度低于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