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高速铁路
尺 , 第一次量测完成后,记录量测数据,然后 交换尺头 再次量测 ,两次 量测结果误差在 内取平均数 作为 水平净空 量测结果。 洞内 拱顶 沉降监测 实测步骤 : 首先在隧道的仰拱埋设水准点, 按照《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联测 4 水准点的绝对高程 (此点坐标也可作为隧道内日常测量施工放样使用)。 拱顶 监测点位置和埋设时间同水平收敛点相同,埋设方法 同水平收敛点一样要把钢筋插入岩石内使其牢固
程发生 较大及以上等级 生产安全事故 、 发生 重大及以上等级质量 事故 的 , 或发生两起及以上一般生产安全事故、两起及以上质量大事故、或一起一般安全生产事故并一 起质量 大 事故的; ( 8) 监理人员因不称职或廉洁问题被建设单位清退 3 人及以上的、或监理人员在本项目监理行为触犯法律的。 第二十 四 条 考评方式 (一) 实行监理工作平时检查
目 允许偏差( mm) 检验方法 1 尺寸 177。 30mm 尺量长宽高各两点 2 顶面高程 177。 20mm 测量 5 点 3 轴线偏位 15mm 测量纵横各两点 4 前、后、左、右边缘距设计中心线尺寸 177。 50mm 尺量各边两处 (四 )墩台身 混凝土 浇筑 混凝土浇筑 ( 1)桥墩均采用高性能耐久混凝土,为防止混凝土拌和物性能指标下降,混凝土采用集中拌合,自动计量,全部采用
行“京沪高速铁路 60kg/m 钢轨暂行技术条件”。 距轨端 200mm 内的硬弯以及其他无法矫直的硬弯必须锯掉,锯切后端面与中和轴的垂直度不得大于 ,否则用端磨机磨平端面。 锯切后应测量长定尺钢轨的长度,并在钢轨两端标明,锯切后的钢轨长度应符合本次配轨表的要求,否则应另选钢轨。 记录每根钢轨的矫直及检测结果。 5 除锈 除锈作业应使用专用的钢轨除锈机,对锈蚀严重的钢轨还应辅以手持砂轮机除锈。
触面;打磨表面应去除锈蚀、露出金属光泽。 对母材的打磨深度应不超过 mm;应磨平轨 腰打磨面上热轧凸起标志。 在没有坡度的线路上,可不受轨温限制的自由状态下焊联 500 m 长度轨条。 长轨条在较小坡度 ≤ a ≤ a 第 5 册 60kg/m 钢轨 移动 式闪光焊接技术规程 4 自由状态、不向下坡方向滑移条件下,也可以不受轨温限制焊联 500 m 长度轨条。 线路坡度较大
04%时,应对钢坯进行缓冷或等温处理,此时,每炉都应从钢轨上取样进行氢含量检验。 成品轨氢含量检验在热锯处随机取样。 但对于一个连浇中的第一炉,应从任一注流的第一个钢坯的最后部分切取。 试样应在轨头中心制取,试样尺寸为 6 mm 30mm,在定氢仪上测定。 钢水及成品轨氢含量测定也可按供需双方协议的试验方法进行。 总含氧量 总含氧量测定在钢水中取样并使之凝固,或者在钢轨的头部取样
夹渣)等缼欠。 应对焊缝断口面的焊接缺陷和缺欠细节进行记录,并从钢轨母材、工艺、设备等方面查找原因,消除质量缺陷。 焊缝断口面可存在少量灰斑、木纹斑。 轨底和轨腰的单个灰斑面积不应超过 10 mm2,灰斑总面积不应超过 20 mm2。 金相组织 焊缝、热影响区金相组织应为珠光体,可出现少量铁素体。 不应出现明显的魏氏组织。 焊接接头不应出现贝氏体和马氏体。 外观检查
/每填筑 3层 沉降量突变 2~ 3次/天 两次填筑间隔时间较长 1次/ 3天 堆载预压或路基施工完毕 第 1个月 1次 /周 第 2~ 3个月 1次/ 2周 3个月以后 1次/月 无砟轨道铺设后 第 1个月 1次/ 2周 第 2~ 3个月 1次/月 3个月以后 1次/ 3月 3)沉降观测要求 ①为了观测到各部位的沉降,从路基填土开始,沉降观测也随即进行。
验。 决策阶段 : 确定设计原则、技术方案和主要技术标准 设计阶段: 解决主要技术问题,符合新建时速300~3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设计指南、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等。 施工阶段 : 主体工程质量 “ 零缺陷 ” ,桥梁隧道混凝土主要结构使用寿命不 低于 100年,无砟轨道使用寿命不低于 60年的试用期要求,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 100%
称浇筑 1’ 梁段,待梁段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后,张拉本节段预应力束,并移动挂篮准备下一节段施工。 重复节段 2 操作程序,浇筑 2~ 7, 2’ ~ 7’ 号梁段。 在边跨搭设支架,浇筑 9 号梁段。 计算开始时间,应与 7段同时结束。 拆除局部支架,挂篮就位配重,现浇 8 号块 (边跨合拢段 ),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的 95%后,龄期不少于 5 天,张拉本节段预应力束。 拆除边跨支架及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