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
同样,在英国、在法国、在丹麦、在荷兰,整箱的桔子,整船的鱼,整袋的咖啡豆被倒进大海,无数的奶牛、小羊被杀死 …… 难道真的是“生产过剩”,东西太多了吗。 寒冷的北风呼啸着,一个穿着单衣的孩子蜷缩在屋子的角落里。 “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 ”孩子在瑟瑟发抖。 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 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 ”“妈妈,爸爸为什么失业呢。 ”“因为煤太多了。
制的股票投机活动大大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终于使生产和市场的 矛盾激化爆发,导致经济大崩溃。 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小工厂企业都是私有的,大都是股份公司,和股票有直接关系;股票市价的价格是美国经济的晴雨表。 经济繁荣,股票就升值,人们就会抢购;反之,经济凋敝,股票就贬值,人们就抛售; 1929 年 10 月,纽约股票抛售狂潮的发生不是偶然的。 在这以前,美国的汽车工业、钢铁工业
2、的背景C法西斯 统治下的状况 D二战 931 年世界形势时认为,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 这一观点产生的主要依据是( )A经济危机引发社会动荡 B希特勒建立法西斯专政C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D苏联两个“五年计划”取得重大成就5. “1929 年 10 月 24 日,美国纽约股市突然打了个喷嚏,这个喷嚏迅速蔓延全球,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 ”请问,美国医治“感冒”的有效
拍卖,破产的农民大批流入城市。 工人、农民起来斗争,参加罢工的人数超过了 350万,参加农民运动的约有 200万人。 根据宪法赋予我的职责,我准备提出我们积重难返的国家在灾难深重的世界中必须采取的措施。 对于这些措施,以及国会根据经验和智慧提出的其他措施,我将竭尽宪法赋予我的权力之所能,尽快将它付诸实施。 ——罗斯福首次就职演说 宣传新政的海报 罗斯福发表“炉边谈话” 为了恢复公众对银行的信任,
②稳定农产品的价格 ③政府以优惠贷款补偿农民的损失,以复兴农业 ④鼓励种植经济作物 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 1929 年 —— 1933 年的经济危机爆发的导火线是( ) A.工厂破 产 B.银行倒闭 C.股票暴 跌 D.工人失业 1 1929 年 —— 1933 年的经济危机最早是从哪个城市首先开始的。 ( ) A.巴黎 B.柏林 C.纽约 D.伦敦
;我们要前进,我们就必须像一支有训练而忠诚的军队那样,为了共同的纪律而乐意有所牺牲,因为没有纪律就不可能前进,就不可能实现有效的领导。 —— 罗斯福总统的首次就职演说 材料二: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 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 罗斯福 请回答:( 1)罗斯福任总统时,面临怎样的国内形势。 胡佛政府无力扭转经济颓势
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第四节 一、 1929- 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的 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项 目 具 体 内 容 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整顿银行,恢复信用,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对工业加强计划指导 通过工业复兴法,限制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防止盲目竞争。 压缩产量、稳定价格,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调整 农业政策 积极推行“以工代赈” 兴
出去,或者抵不上所耗成本。 一位牧场主,将牛羊全部射杀后扔进山沟,因为饲料昂贵,而运往市场的运费大大超过了卖掉它们的价钱。 地里的棉花没有采摘,果园里挂满正在溃烂的葡萄和橄榄。 1车小麦卖到城里仅够买一双4美元的鞋,用玉米棒子当燃料比卖玉米买煤还合算,而千百万的城市人却买不起那贱到使农民破产的农产品。 没有失业的工人拿的是名曰 饿不死人的工资。 《 罗斯福传 》 • 在经济危机中
凯恩斯主义: 20世纪 30年代兴起的经济思想。 以英国凯恩斯为代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为其代表作。 它主张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生活,成为“看得见的手”。 从理论上论证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使“国家干预”经济逐渐成为长期影响资本主义国家的一种宏观经济政策体系,为资产阶级政府直接干预经济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从罗斯福新政起,尤其是二战后
原因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929年开始的经济危机首先表现为( ) A 通货膨胀 B 市场萧条 C 金融危机 D 产品过剩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C 1929- 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 A 股票投机过热 C 分期付款和信贷危机 B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激化 D 劳动人民相对贫困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B 20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