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馏塔
/ 3 110 N m 60 70 80 90 100 根据表中数据确定进料 Ft 、塔顶 Dt 、塔底 Wt 的甲醇和水的表面张力(单位3 110 N m ) 进料温度: Ft ℃ oF 7080 , oF 石化装备设计综合实训总结报告 8 WF 7080 , WF 塔顶温度: Dt ℃ OD 6070 , oD WD
全塔物料衡算: 进料量: F=30 吨 /天 = 30000 5 1 . 0 9 6 /2 4 0 . 2 3 4 6 . 0 7 0 . 7 7 1 8 . 0 1 k g m o l 全塔物料衡算式: F=D+W F𝑥𝐹 = D𝑥𝐷 +W𝑥𝑊 解之得: D= kmol/h , W= kmol/h 表 3 物料衡算表 项 目 数 值 进料流量 F,
2=()=;∴NP,2=N2ET,2==,即提馏段实际有9块塔板。 全塔范围:NP=NP,1+NP,2=10+9=19;ET,全=NTNP==%塔板的塔径由气速u=(安全系数)umax,安全系数=~(),umax=CρLρVρV(其中C参考文献1,P27,图213查得)当σ≠20mN/m时,修正C=C20(σ20)① 精馏段:已知:ρL,1=, ρV,1= kg/m3 ,Ls,1=103m3/s
表 9 塔顶各组分重度 组分 C2H4 C2H6 C3H6 CH4 重度 0. 425 0. 465 —— 0 表 10 进料各组分重度 组分 C2H4 C2H6 C3H6 CH4 重度 0. 421 0. 462 0. 54 —— 表 11 塔釜各组分重度 组分 C2H4 C2H6 C3H6 CH4 重度 0. 35 0. 427 0. 555 —— 塔顶各组分质量流量百分比: qDC2H4=
0C 下 表 24 苯 甲苯物性数据 密度0 体积膨胀系数 苯 3879kg m 10 C 甲苯 3867kg m 10 C 30410 879 8 1 7 . 61 ( ) 1 1 2 . 4 1 0 ( 8 0 . 6 2 0 )L D A k g mt t C 30410 867 8 0 6 . 41 ( ) 1 1 0 . 9
式计算: 取其中较小值: 内侧有效高度按下式计算: 取其中较小值为: ② 所需另行补强面积计算 开孔所需补强面积为: 筒体多余金属面积为: 接管多余金属面积为: 有效补强面积为: 所需另行补强面积为: ③ 补强圈设计 根据补强圈标准 JB/T4736 取补强圈外径 ,补强圈形式选 A 型,故内径。 因 B=508mm,补强圈在有效补强范围内。 补强圈厚度为 考虑钢板负偏差并经圆整
............................ 27 第一节 系统仿真技术的概述 ................................................................................................ 27 第二节 MATALAB 简介 ......................................
3。 22 液相负荷上限线 23 液相负荷下限线 23 气相负荷下限线 24 弹性操作 24 第 6 章 机械设计 25 选择塔体材料 25 25 筒体壁厚的计算 25 封头壁厚 25 赵新:脱丙烷精馏塔设计 ( C3产品浓度 99%) VI 载荷计算 25 自身载荷计算 25 风载荷计算 26 地震载荷计算 27 计算各种载荷产生的轴向应力 28 设计压力在筒体中引起的轴向应力 28
的进料参数保持稳定或避免其剧烈波动。 为了维持塔的物料平衡,还要控制塔顶和塔底产品采出量,使二者之和等于进料量,两个采出量变化要缓慢,以保证精馏塔的平稳运行;精馏塔内的储液量应保持在限定的范围内。 控制塔内压力稳定也是精馏塔平稳运行所必须的。 (3)满足约束条件 为了保证精馏产品质量和生产过程的正常运行,必须满足一些参数 的极限值所规定的约 束条件。 例如对塔内气体流速的上下限限制,流速 6
强在较低的加热蒸汽以节省操作费用,并省掉间接加热设备。 但由于直接蒸汽的加入,对釜内溶液起一定的稀释作用,在进料条件和产品纯度、轻组分收率一定的前提下,釜液组成相对降低,故需要在提馏段增加塔板以达到生产要求。 本次设计采用的是间接蒸汽加热。 制药过程原理及设备课 程设计 —— 精馏塔设计 7 冷却剂与出口温度 精馏塔常以循环冷却水为冷却剂,将热量从塔顶冷凝器中移出。 且厂址选在江苏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