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
级四个级别,其中: 超 A级的性能和 A级的性能相当,但功能更多; 超 B级的性能和 B级的性能相当,但功能更多; 超 B级的性能和 B级的性能高于超 A级的性能和 A级的性能; 具体功能和性能的区分见本标准的 7节。 5 基本结构 安防指静脉识别应用系统 3D指静脉采集设备 (简称设备) 由红外照明模块、视频采集模块、 系统主控与 外部接口模块 、 3D指 静脉图 形
控制。 4 终端掌静脉注册。 技术 参数: 工业级 静脉 电梯智能控制系统 CPU: ARM 32bit 采集面积: 20*22mm 静脉 图像大小: 210 x 250 (pixel) 输入电压: DC12V177。 5% 验证方式 :静脉 工作电流:小于 80mA; Sleep 方式下耗电量 16μA 以下 认假率( FAR): %(安全等级 Security Level 为 3 时)
八 对”内容核对,准确无误后签名,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5 ( 8) 轻轻旋转血浆,将血液摇匀。 打开储血袋 封口 , 常规消毒开口处塑料管,将输血器通液针头从生理盐水瓶上拔出插入塑料管内, 缓慢将血袋倒挂到输液架上,再次查对。 5 ( 9)输入开始时速度宜慢,严密观察 15min 五不良反应,再按病情需要调节滴速。 一般成人 40~60 滴 /分,儿童酌减。 5 (
分 ) 、血量 ( 1 分 ) 、交叉配血结果 ( 1 分 ) ;核对无误后双人签名 ( 1 分)。 12 做好解释 建立静脉通道 ( 1 分) ,输入少量生理盐水: 按密闭式静脉输液技术建立静脉通路,具体程序省略 ( 1 分)。 2 再次核对受血者姓名 ( 分 ) 、床号 ( 分 ) 、血型 ( 分 ) 、血液种类 ( 分 ) 、血量( 分 ) 等 戴手套 ( 1 分) ,打开储血袋封口 (
CES)获创新奖。 2020 年,该项技术开始引入到中国大陆。 随着科技的发展,掌静脉识别在 2020 年被纳入生物识别一环,掌静脉识别技术逐渐被人们应用到技防系统中,如掌静脉识别仪。 掌静脉识别系统不仅成为日本各家银行 ATM 系统的基本配备,在台湾应用也逐渐多元化,从基本的门禁系统,到与 RFID(无线射频识别 )结合的智能型监控,甚至也已经可以与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做整合了 第 5 页 共
≤ 5%; 灰度动态范围 :≥ 180 级; 视场:> 1 个 指节( 指节 见 图 1)。 图 1 手指指节示意图 静脉纹线颜色 在灰度图像中,指静脉纹线用深色表示。 数据传输 GA/T xxxx— xxxx 3 所有数据以无符号定长整数形式,传输采用 bigendian 格式。 图像数据扫描 按从左至右,从上至下顺序扫描图像, 左上角顶点定义为图像坐标原点( 0, 0), X 轴从左至右,Y
期及时间。 应使用单独输液器匀速输注。 单独输注脂肪乳剂时,输注时间应严格遵照药物说明书。 在输注的 PN 中不应添加任何药物。 应注意观察患者对 PN 的反应,及时处理并发症并记录。 密闭式输血 输血前应了解患者血型、输血史及不良反应史。 输血前和床旁输血时应分别双人核对输血信息,无误后才可输注。 输血起始速度宜慢,应观察 15 min 无不适后再根据患者病情 、
项目得分 扣分细则 实扣分 备注 操作前 操作者仪态 4 着装不规范 2 未洗手或戴口罩 2 评估 5 未核对姓名、床号 1 未对病人解释 1 未了解病人病情 1 未了解病人自理程度 1 未让病人排便 1 核对 4 少对一项、 药液 有质量问题未查出 各 1 用物准备 3 少一件、放置不合理 各 1 操作过程 安全、舒适 4 未注意患者安全 2 未协助患者取舒适体 位 2 选静脉 4 选血管不当
送软管,将软管全部送入血管,松止血带,打开调速器,拨出针芯 1 用无菌透明敷贴做密闭式固定, U 固定延长管,用胶布固定插入肝素帽内的输液器针头及 输液管,在敷贴上注明留置日期、时间 1 调节滴速,再次查对填写输液卡,挂输液架上。 1 整理用物,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1 洗手,告知患者注意事项。 举手示意:停止计时。 ﹙ 时间: 12 分钟 ﹚ 4 4 4 5 4 5 5 2 14 3 4 5
后迅即推进硅胶管,硅胶管即随液体进入血管。 以手指压住穿刺针顶端,将针退出,边退针边向内插入硅胶管,轻轻退出穿刺针。 连接输液接头并固定接口、固定输液导管及硅胶管。 ( 2)经锁骨下 穿刺术: ①体位及准备同经锁骨上穿刺插管法。 ②取锁骨中点内侧 1~2cm 处(或锁骨中点与内 1/3 之间)的锁骨下缘为穿刺点,一般多选用右侧。 ③局部以 1%普鲁卡因浸润麻醉,在选定的穿刺点处进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