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
0歲 • 在智能不足者中約佔 2%~ 3% 精神分裂症 診斷 靠臨床症狀與病史: (1) 妄想 (2) 幻覺 (3) 語無倫次 (4) 錯亂(怪異)行為 (5) 情感(表情)呆滯/怪異 – 負向症狀 自我照顧/社交/職業功能退化 病程超過六個月 治療 • 藥物治療(抗精神藥物)有 60%70%者可達顯著療效,所以目前治療上以長期用藥物治療為主 • 有新型之抗精神藥物,可大量減少藥物之副作用 •
者门诊服药工作的领导与协调工作;制定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门诊服药实施方案;组织开展服药工作的质量控制、督导考核与评估,参加新农合患者的费用报销。 :负责肇事肇祸患者管理治疗综合协调。 :负责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治疗政策性报销范围以外补助资金的安排,并做好资金监管。 :负责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中生活困难者纳入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性报销外支付仍有困难的给予医疗救助。 :将符合条件的城镇职工
司西酞普兰为外消旋西酞普兰的左旋对映体,其作用机制认为是增进中枢神经系统 5羟色胺( 5HT)能的作用,抑制 5羟色胺的再摄取,被喻为“第六朵金花”。 选择性 5-羟色胺 再 吸收抑制剂 (SSRIs) eg fluoxetine, paroxetine, sertraline presynaptic 5HT neurons postsynaptic 5HT target neurons
构承担。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 (2020年版 )3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 2020年版) 重性精神疾病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等。 发病时,患者丧失对疾病的自知力或者对行为的控制力,并可能导致危害公共安全
构承担。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 (2020年版 )3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 2020年版) 重性精神疾病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等。 发病时,患者丧失对疾病的自知力或者对行为的控制力,并可能导致危害公共安全
② 精神科门诊 /急诊留观 ③ 精神科紧急住院 ④ 会诊 ⑤ 其他: 诊断 ① 确定诊断 : ② 疑似诊断: 处置性质 ①自愿治疗 ②保护性治疗 ③强制性治疗 资料移交 ①精神科门诊 ②精神科住院部 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处置效果 ①有效 ② 部分有效 ③ 无效 处置对象来源 ① 当地居住,已经纳入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 ② 当地居住,没有纳入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 ③ 非本地常住居民 费用支付方式
、 患者承认有病,但缺乏正确认识和分析自己病态表现的能力 ; D、 患者否认自己有病; E、按医嘱服药,服药频次或数量不足。 肇事是指( B) A、 是指公安机关出警但仅作一般教育等处理的案情,例如患者打、骂他人或者扰乱秩序,但没有造成生命财产损害的 ; B、 是指患者的行为触犯了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但未触犯 《刑法》,例如患者有行凶伤人毁物等,但未导致被害人轻、重伤的 ; C、
构承担。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 (2020年版 )3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 2020年版) 重性精神疾病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等。 发病时,患者丧失对疾病的自知力或者对行为的控制力,并可能导致危害公共安全
(要求提供原始文件) ( 1)是 ( 2)否 原始文件:( 1)有 ( 2)无 年,已举办 期,培训 人 培训主要内容: 9 本级是否组织过工作督导 /检查 /绩效考核 /评价。 (要求提供原始文件) ( 1)是 ( 2)否 原始文件:( 1)有 ( 2)无 年,已开展督导 /检查 次 绩效考核 /评价 次 10 本级是否建立了《重性精神疾病 信息 管理 系统》。 (要求提 供原始文件) (
病管理工作负责人,与上级要求相差甚远。 这次督导发现的主要问题有: 1.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检出率低,未能达到上级要求。 我 市任务数 2953 人,线索调查 1936 人,已网络录入 1608 人,需诊断复核 810 人。 2. 各社区、乡镇工作程序不清楚,病人未经明确诊断复 核、未建立居民档案就网络录入 ,纸质和网络录入人员不符。 3. 机构定位及职责分工不明确,有的单位重性精神疾病